如果你是大學校長,你敢開微博嗎-

補習 上門補習 補習介紹





如果你是大學校長,你敢開微博嗎?

補習-如果你是大學校長,你敢開微博嗎?


補習介紹

「張校長,您的學生喊您上網開微博啦!」武漢理工大學150多名學子近日發表長篇原創帖,表示「非常希望」校長開微博。該校長回應稱:「建議很好,利用微博這個新媒體加強同學生交流應該是一個很好的途徑。鑒於目前對微博的認識和一些具體方式方法還不太成熟,自己會在進一步瞭解後做出決定。」(1月25日《楚天都市報》)

一邊是大學生們對於校長開微博的召喚,一邊是大學校長的慎重回應,這是網絡時代很有意思的一幕「民意拉歌」。真是張校長還不會開微博嗎?應該不是,這並不是一個技術含量很高的活,君不見連賈平凹那樣常年遠離網絡的人,也可以在幾句「忽悠」之下便迅速成為脖友。是對微博在當下的地位認識不夠嗎?應該也不是,2010年被稱為微博元年,只要接觸一點資訊,便會聽說微博的諸般妙處。是什麼原因讓張校長沒有直接「應戰」呢?

我覺得這並不難理解假如兄弟我是大學校長,面對同樣的召喚,多半也會慎之又慎,甚至乾脆一拖再拖,表態可以,「開戶」不幹。試想一下,開了微博之後,說什麼?只是宣傳學校的工作,會被說成官話套話連篇;坦誠接受學生的批評,會被放大成校長做檢討;只說業餘生活,會被說成對學生學校沒有感情;學生提出犀利批評,我不接茬,說我官僚化;我接茬了,很多難題又太過複雜,解決不了回頭還得挨罵;長期不更新,說徒有作秀;哪句話沒「摟住火」,就會被解讀成一種「事件」;萬一操作不慎關注了「蒼井空」,豈不更是吃不了兜著走……

總之一句話,這很可能是自尋煩惱的一件事兒。開微博的時候大家會誇讚幾天,開得久了不出故事難免就要出點「事故」伍皓副部長開通微博前前後後的境遇,不正成為很過官員開博的前車之鑒嗎?當然,最近很多公權單位都開通了微博,表現出親近網民的姿態,但整體而言,大多是徒有新瓶子,沒裝多少新酒。當下微博表現出的一切,與當下的權力生態,其實是非常匹配的官與民之間、大學校長與大學生之間,基本的交流態度是很欠缺的,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光是期待新增加一種「工具」,就能陡然改變對話生態,未免有些幼稚與妄想。

發帖召喚校長的大學生想問什麼問題?他在學校待了快4年,只是想跟校長交流一下,問問他自己所在的大學為什麼沒修排球場這算是個啥問題呢?現在大學生只能在開學典禮或畢業典禮遠遠地看到校長,平日裡對個話都是「心願」。有多少市民希望官員開微博,實際上也只是希望了卻這麼個「心願」,在已有的平台上,信箱、電話、信訪、發帖……那麼多通道都沒吸收一個「修排球場」之類的提問,開個微博就迎刃而解,我們是不是太天真了?就2010年而言,微博最大的特點與價值,是讓那些昔日沒有話語權的人,在表達上有了自我張揚的工具,但坦率地講,現實土壤使得它還並不很適用於「大人物」對下誠懇交流,還沒有找到幾個經典範本。微博是新東西不假,但並不意味著所有的新東西都必然帶來革命,從短時期來看,指望這種模式驟然實現官民「零距離」接觸,還只能是奢望。

新技術終究只是工具,根本在於掌權的人,大腦中有多少群眾思維,有多少不在乎官場潛規則的勇氣,有多少肯於真誠面對民意的雅量。不解決「真誠面對公眾」的態度問題,面對「開微博」的群眾召喚,便注定顧慮重重。這,能怪誰呢?與其呼籲多幾個官員微博,不如呼籲一些更根本的東西。畢詩成(媒體工作者)

想要交流更直接親切 高校學子網上喊校長開微博

(新華每日電訊)

上門補習 | 補習介紹


補習 上門補習 補習介紹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