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逾半世紀的香港航空青年團,是本地航空業人才的搖籃,惟一直沒有自己的訓練中心,只能借用其他地方如學校設施或社區會堂,為團員進行訓練。
「場地限制使我們難以按需要舉辦各類活動和訓練,也難以引入飛行模擬器等專業設備。」香港航空青年團司令陳孟麟道出團隊多年來面對的難題。
尋求突破
為了打造更完善的訓練環境,航青團2018年開始物色設立新總部暨訓練中心的合適地點,最終在2023年選定一座位於灣仔肇輝臺的空置校舍。
航青團行動部副主管蔡啟邦指出,該座舊校舍原設有12間課室、禮堂,無須大規模改建,節省很多時間和金錢。
經過一年多時間改建,新總部今年3月正式啟用,12間課室變成多用途室、會議室等,供團員進行學習和訓練,同時也引入多部飛行模擬器及一部一比一全動向直升機模擬器。
蔡啟邦表示,隨着香港積極參與大灣區發展,預期青年人將有更多機會接觸航空或航天事業,引入專業器材有助提升學員的航空專業技能,航青團未來更會引入一部一比一定翼機飛行模擬器。
迎難而上
舊課室變了模樣,原來的學校操場,如今也成為中式步操場與升旗訓練區,供團員練習步操和升旗。而在改建過程中,安裝旗桿也有不少技術挑戰。
蔡啟邦說,由於舊校舍依山而建,大型機械無法進入,所以在安裝15米高的主旗桿和左右兩支13米高的旗桿時,承建商要採用分段組裝方式,以人力搬運配合小型機械,將每支旗桿分三次吊運和組裝。
全面發展
新總部還特設國民教育天地,透過展示國家的成就和發展,加強青少年的國家觀念和民族自豪感。
已參加航青團九年的第301中隊學員督導士官郭思晴表示,新總部能為團員提供許多學習和成長機會,並能增加團員的歸屬感。她很期待和其他團員一起迎接新挑戰。
部門支援
這次設立新總部,政府飛行服務隊提供不少協助。而航青團去年4月成為飛行服務隊資助的青少年制服團隊,因而得到更多支援。
飛行服務隊三級空勤主任蔡浩明表示,飛行服務隊參加由保安局和發展局引領的選址會議,確保航青團新總部的設施能滿足其需求和未來發展,同時提供技術和專業意見,協助航青團設立一些模擬飛行設備和其他教學設施。
大開眼界
此外,航青團團員會獲安排參觀飛行服務隊總部,並有機會獲選參與專業的飛行模擬器訓練。飛行服務隊署理高級機師余海斌指出,這樣可讓團員近距離接觸部門的直升機、定翼機,同時也更實際地認識部門的工作。
「其中也會牽涉一些簡單飛行理論,希望提高團員對航空的興趣和他們的認知。」
余海斌說,整個航空業有很多不同的工作選擇,部門其中一個工作範疇,便是向年輕人多作介紹並讓他們開闊眼界。
無限可能
「讓他們知道除飛機師,還可以成為維修人員,又或是負責航空管制,其實是很多可能性。」
他笑言團員日後也可成為他的同事,而事實上,部門有超過一成現職飛行人員曾是航青團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