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藥耗時費工,利用新型催化劑可加快流程。三十八歲的理工大學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副教授鄺福兒,是本港少有從事新型催化劑研究的學者,亦是今屆裘槎基金會「優秀科研者獎」最年輕得主;迄今他已有兩項新型催化劑專利,並參與歐盟的特敏福研究項目,協助研發更有效治療流感包括沙士的藥物。
鄺福兒九六年畢業於理大化學科技理學士,二千年完成中大化學博士後,獲獎學金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深造,並獲從事催化劑研究的學者鼓勵,接觸相關研究。○三年鄺福兒返港時,正值沙士之疫,「當時是我人生低潮,發了五十封求職信,只有五份安排見工。」○四年他終獲理大聘任為講師。
鄺福兒在新型催化劑的研發及
合成方法具卓越成就,○八年研發的新型催化劑,不但活性高,更組合多元及簡易合成,曾獲多個亞洲核心計畫(ACP)尖端化學獎項。「催化劑的組合千變萬化,不同藥物須特定組合式催化劑加速合成過程。」他舉例,原本需時一天合成的簡易藥物,使用催化劑只需數分鐘。
「藥廠現時每日利用機械手,進行逾十萬次藥物結構及組合測試。」他的團隊至今發現四個系列新型催化劑,每個系列可組合千種潛力催化劑,其中數百種組合證實可用於優化蜂巢結構藥物的合成流程。目前,他有九種催化劑授權予美國化學產品供應商,兩項成功申請專利,最近亦為新研發的催化劑申請專利。
特福敏用於治療流感,包括H5N1禽流感(沙士)。鄺福兒○八年起參與歐盟展開的特敏福衍生物藥學協作項目,研發針對不同患者的潛力藥物。他預計,未來特敏福非最有效治療流感病毒的藥物,團隊目前發現更有效的藥物結構,待歐洲團隊進一步試驗,亦有望研發更有效抑制沙士病毒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