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習-國民教育不應極端化 |
|
補習
教育局倡議的「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諮詢稿遭到部分學界人士無理圍攻。在昨天一個論壇上,教協、民主黨和公民黨的頭頭左一句政治動機,右一句「洗腦」,大有封殺該科之勢。教聯會副主席鄧飛怒駁何俊仁將國民教育與軍國主義混為一談的謬論,反對極端化,並呼籲委託獨立機構評估推行國民教育科的必要性。
實習記者 陳佳敏
回應教育局五月推出的「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諮詢稿,立法會本月將舉行第二場公眾諮詢,反對團體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昨天舉辦第二場「國民教育公開論壇」,出席的教育團體、政黨代表、學者、教師、學生等不下八十人,但講者陣容和觀點卻明顯呈一面倒的反對。
用德國日本比較不適宜
教協會長馮偉華認為,教育局推的國民教育科的政治動機強過教育專業動機;主事官員言論與諮詢文件有矛盾之處,説一套寫一套。他宣稱,香港學生需要的是「建基於人文關懷、歷史真實、世界視野的國史教育、國民教育及公民教育」,教育局的國民教育迴避了國家傷痛的歷史和現實。
民主黨主席何俊仁上綱上線至以日本、德國的歷史教訓為例,指兩國藉教育向青少年和國民灌輸「軍國主義」,鼓吹侵略,所以他反對推行「洗腦」教育。
針對何俊仁的觀點,身為將軍澳香島中學副校長的鄧飛指出,不應輕易將國民教育與當年的日本、德國對比。他強調,國民教育要注重啟發同學獨立思考,過多灌輸正面思想會導致盲目愛國,反之則導致對祖國盲目厭惡,兩者皆不妥。
通過實地考察讓同學思考
鄧飛進而分享自己的教學經驗。上課時,他從不將觀點直接灌輸給學生,而是通過提供學習資料、帶領同學到內地、台灣、新加坡等地實地考察,以多種方式啟發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
多名台下聽眾不斷質疑鄧飛的立場,要求他就支持或反對國民教育科表態。鄧飛表示,建議政府改善諮詢文件文本,增加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內容,推行之前,宜委託大學獨立機構研究推行這一科的必要性及預期結果。他認為,推行國民教育前提條件是不能增加老師、學生的負擔,否則可能引起反效果;其次,目前香港學生背景各不相同,針對本地學生、內地移民等不同學生應因材施教。
另一方面,作為準教師的香港教育學院學生會會長廖思銘認為,目前香港國民教育很成功,不需要獨立設科,小班教學、特殊教育等方面的問題比起國民教育更迫切需要得到關注。他説,國民教育滲透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國民教育的結果不成功,那麼失敗的不是教育,而是整個社會。
論壇後期討論集中在處理國民教育科的策略性。馮偉華更即席呼籲與會者填寫問卷,表明教協將凝聚各方力量,對政府施壓,逼政府撤回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諮詢文件。
|
-
近期文章
彙整
- 2025 年 5 月 (70)
- 2025 年 4 月 (1249)
- 2025 年 3 月 (1334)
- 2025 年 2 月 (1161)
- 2025 年 1 月 (502)
- 2015 年 8 月 (374)
- 2015 年 7 月 (1163)
- 2015 年 6 月 (890)
- 2015 年 5 月 (1116)
- 2014 年 9 月 (266)
- 2014 年 8 月 (103)
- 2013 年 7 月 (28)
- 2013 年 6 月 (255)
- 2013 年 5 月 (71)
- 2013 年 4 月 (756)
- 2013 年 3 月 (1093)
- 2013 年 2 月 (219)
- 2013 年 1 月 (265)
- 2011 年 12 月 (114)
- 2011 年 11 月 (139)
- 2011 年 10 月 (36)
- 2011 年 7 月 (155)
- 2011 年 6 月 (991)
- 2011 年 5 月 (590)
- 2011 年 4 月 (254)
- 2011 年 3 月 (473)
- 2011 年 2 月 (352)
- 2011 年 1 月 (518)
- 2010 年 12 月 (494)
- 2010 年 11 月 (562)
- 2010 年 10 月 (632)
- 2010 年 9 月 (736)
- 2010 年 8 月 (1454)
- 2010 年 7 月 (301)
分類
- Uncategorized (11,338)
- 上門補習 (608)
- 補習 (608)
- 補習介紹 (608)
其他操作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