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媽戰歌」易名國內開售 中西教育思辨如火如荼

補習 上門補習 補習介紹





「虎媽戰歌」易名國內開售 中西教育思辨如火如荼

補習-「虎媽戰歌」易名國內開售 中西教育思辨如火如荼


補習介紹

蔡美兒(中)與大女兒蔡思慧(左)和二女兒蔡思珊(右)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今天(28日),當你打開電腦,每一位使用搜狗輸入法的用戶都會收到一個提示:在詞庫裡裡增加了一個新詞條:虎媽戰歌。臨近春節,一本在大洋彼岸引發教育方法口水戰的書籍《虎媽的戰歌》,改名為《我在美國做媽媽》在中國市場開始銷售。《虎媽的戰歌》究竟秉持的是什麼樣的教育方針?又引發了什麼樣大爭論?詳細情況,馬上連線網絡編輯田娜。

美籍華人利用東方教育方式管教孩子引爭論

主播:請先介紹一下虎媽戰歌這個詞的由來。

編輯:這裡所說的虎媽是美籍華人,耶魯大學法學院教授蔡美兒,她在最近出版了一本新書:《虎媽的戰歌》,書中提到了蔡美兒對女兒的十項要求:比如不准在同學家留宿,不准看電視或玩電腦遊戲,每門功課至少得到A,還講述了她不准女兒在練琴時喝水上廁所以求得突破等經歷。

作者用「中國媽媽」指代不同於西方觀念的育兒方式,認為西方人對孩子的寬容超過了對孩子的教育,恰當執行東方的嚴格家教方式更有助於孩子未來的發展。而這一觀點在崇尚自由和尊重兒童個性的美國,引發了一場大爭論。短短幾天內,全球有百餘萬人在網上閱讀了《虎媽的戰歌》的相關消息,有5000多人對「虎媽戰歌」發表評論。即使在我國國內,也遭遇了不同的觀點。

  虎媽戰歌三人行(資料圖片)

育兒方法、文化差異致「褒貶不一」

主播:《虎媽的戰歌》書裡的觀點在國外和國內又引發了什麼樣大爭論?

編輯:在美國,《時代》雜誌、華爾街日報等媒體進行專題報道,討論者的主題從子女教育方法、中西方文化的差異,甚至上升到中美國家間的競爭。有美國讀者評論說,蔡美兒的做法是虐待兒童,但也有不少美國家長表示,西方人應當借鑒這種嚴格的管教方式,並坦承自己也是「虎爸虎媽」。

這本書在中國國內同樣引起了爭論,一些網友認為,孩子的價值觀尚未形成,嚴格教育和競爭意識對孩子的成長有好處。但也有不少網友表示虎媽的教育並不能代表中國教育,在中國有很多理性、寬容、智慧的母親,她們會用更容易被接受的方法來走進孩子的心靈。也有人認為,其實無需爭辯是中西方誰的教育理念更先進,我們應該兼收並蓄,在「批評太多」和「表揚太多」中尋找平衡點。

(中廣網)

上門補習 | 補習介紹


補習 上門補習 補習介紹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