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習-時間管理–組織依照場合分類的行動清單 |
http://tutor.howang.hk/-香港補習城
|
|
補習介紹之前一課提到,要養成加工雜事成為行動的習慣,但是當我們行動的數量越來越大,就遭遇到一個問題–要如何組織行動清單,達到最大的效益。在GTD中,是用場合來作為解決的工具。所謂場合,就是一般所說的工具及場地,有電腦的地方才能處理文書打字,有電話時才能打電話,當
之前一課提到,要養成加工雜事成為行動的習慣,但是當我們行動的數量越來越大,就遭遇到一個問題–要如何組織行動清單,達到最大的效益。在GTD中,是用場合來作為解決的工具。所謂場合,就是一般所說的工具及場地,有電腦的地方才能處理文書打字,有電話時才能打電話,當面溝通通常需要我們移動到特定地點,在吵雜的地點就未必是好好閱讀書本的環境。我們的下一步行動,若是依照場合來整理,就可以很有效率,依照場合處理,就是一種批次處理的概念。 以我自己為例,我所有的雜事只加工成六種場合。設定場合是一件不大容易的事情,一般人其實都沒有深思過自己到底有多少種場合的習慣,我的建議是,可以先照我的場合來分類,就算有增加,也不要超過七個。這樣子才不會太過復雜,讓自己分類時不記得應該要分類到哪一個場合中。OK,這就讓我對我使用的場合一一的介紹。 1. 自己動手做 例如這篇文章,我預計寫兩個小時刊出,并公布在各個討論區中,所以我會利用早晨的時間寫作,一氣呵成,這樣子才能兼顧品質及效率。 2. 當面溝通 例如說我辦理的研習會,事前一定做了大量的工作,讓整個研習會呈現出最好的品質,因為研習會的朋友來自四面八方,要聚會相當不易,我們精心準備的資料,能夠和許多朋友建立信任及默契,這是一個很有效率的方式。和朋友碰面前,我也會事前準備該次會面要談事情的備忘錄,讓雙方能迅速切入重點,以免會面完了,卻忘記對重要的問題達成共識。 3. 打電話或傳簡訊 科技工具可以協助我們用大量的采取非同步。當我們和他人互動,面對面的溝通或是打電話甚或是msn等,都需要大量時間,而且只能做到一對一的溝通。然而藉由工具非同步溝通,就是讓我們和他人互動的時間不必是同時同刻,例如寫書,寄發email,發表部落格文章或討論區等,這些互動的方式,不僅讓別人和自己溝通的時間不必同步,更能一次多人溝通,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 4. 規劃及思考 多問自己問題,并想出解答的方式,我覺得是對規劃及思考能力很好的訓練。當我有些時間思考時,我就會拿出規劃思考場合清單,好好思考一些懸而未決的事情。當有比較復雜的狀況,我就用筆紙工具,畫心智圖或整理重點,有時也用一些電腦上的軟體如mindmanager等。 5. 電腦前的工作 除此之外,也要注重重復性工作的效率性,以我將拍攝的相片上傳到網站為例(我用蘋果電腦),首先先由相機下載相片到iphoto,用一個叫做downsize的軟體作縮減大小及加邊框、浮水印的工作,最后用picasa的上傳軟體,上傳的google的picasa網路相本中,整個流程相當流暢及省時,并可以批次處理大量相片。(處理 100張相片和處理10張得時間差不了多少),這就是科技工具的力量。 我的picasa相本范例 6. 閱讀及寫作 結語 行動要組織在合適的地方,如此我們才可以快速的瀏覽自己手邊的工作。完整的工作清單,能夠讓我們清楚知道自己當前可以做的事情,大幅增加我們的工作效率,是一個很值的養成的習慣,我也要求自己,持之以恒的做好管理自己行動清單的工作,這樣的益處是,對自己工作的現況有一個即時而可靠的了解,幫助我們面對這個變化快速的之世界。 接下來的課程我們會針對完整的行動清單作一個,并介紹一些我們還沒有提及的清單,大家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