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漢年中考考什么怎么考?

補習 上門補習 補習介紹





湖北武漢2010年中考考什么怎么考?

補習-湖北武漢2010年中考考什么怎么考?

http://tutor.howang.hk/-香港補習城

補習介紹

  記者從市教科院獲悉:《2010年武漢市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說明》已印刷完成,正陸續下發到各區及各學校。作為2010年中考的考試說明,對初三畢業生的后階段的復習備考尤其重要。


  《考試說明》分為語文、數學、英語、思想品德、歷史與社會、物理、化學等7門學科。每科包括命依據;命題原則;考試內容及要求;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題型示例;參考試卷等6大內容。


  本報在簡要刊發說明的同時還特邀請武漢市多所初中的各科優秀老師,對《中考說明》進行了解讀,希望有助考生針對性備考。


  語文:


  試卷結構有變,更重基礎知識


  考試內容及要求:


  語文學業考試的內容包括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和綜合性學習五個方面。


  (一)識字與寫字。識字方面,考查學生對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字義的掌握情況;寫字方面,考查學生書寫的正確、端正、整潔。


  (二)閱讀。閱讀主要考查現代文閱讀、文言文閱讀、優秀詩文的記誦積累等。現代文閱讀從詞句理解、文意把握、要點概括、內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考查學生的閱讀能力;文言文閱讀重點考查學生理解淺易文言文的能力;優秀詩文的記誦積累以《語文課程標準》的推薦篇目(80篇/段)為考查范圍。


  (三)寫作。重在考查學生規范、熟練地運用語言文字敘述、狀物、抒情、表達思想觀點的能力。要求能寫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和日常應用文。


  (四)口語交際。口語交際著重考查學生在具體交際情況中傾聽、表達、應對的能力,以及學生的參與意識和情意態度。口語交際的考查可以有多種形式。根據我市的實際情況,目前擬采用在紙筆測試中設置口語交際情景,讓學生用筆解答的考查形式。


  (五)綜合性學習。綜合性學習的考查內容是豐富、開放的,考查的形式也應是靈活多樣的。根據我市實際情況,目前擬采用在紙筆測試中設計體現綜合性學習特點和要求的試題進行考查。


  考試采用紙筆閉卷測試的方式,考試時間150分鐘,考試成績以等級呈現。試卷由試題卷和答題卷組成,在試題卷上作答無效,采用網上閱卷。


  試卷結構:


  試卷包括選擇題(包括基礎知識、閱讀)和非選擇題(包括填充題、選擇題、問答題、寫作題等)兩部分。


  試卷滿分120分。基礎知識與語言運用約占20%,閱讀約占40%,寫作約占40%


  解讀:


  試卷結構變化很大,以前中考試卷結構分為“積累與運用”、“閱讀”、“寫作”三大板塊,今年變成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個板塊。與此同時,今年考試題型比較重視對基礎知識的考查力度,字音、字形、句子。題目題量變大,內容增加。


  備考建議:


  1、復習中要養成規范書寫、認真看書閱讀的好習慣。尤其重視常見形近字、易錯字的區分,適當進行針對性訓練,注重對詞義的辨析與運用。


  2、作文備考在內容上要關注社會熱點,多思考現實生活、思考人生,表達個人真切感受和體驗。作文書寫的工整規范;不錯寫漏寫標題。


  3、保持卷面整潔,字跡工整。


  數學:


  保持穩定,小有變化


  考試內容及要求


  (一)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


  了解數的意義,理解數和代數運算的意義、算理,能夠合理地進行基本運算與估算;能夠在實際情境中有效地使用代數運算、代數模型及相關概念解決問題。


  能夠借助不同的方法探索幾何對象的有關性質;能夠使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幾何對象的大小、形狀以及相對應位置關系;能夠在頭腦里構件幾何對象,進行幾何圖形的分解與組合,能對某些圖形進行簡單的變換;能夠借助數學證明的方法確認數學命題的正確性。


  正確理解數據的含義,能夠結合實際需要展開調查,收集數據,有效地表達數據特征,會根據數據結果作合理的預測;了解概率的基本涵義。


  能使用計算器解決相應的數值計算問題和從事有關探索規律的活動。


  (二)解決問題的能力


  能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并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具有一定的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能合乎邏輯地與他人交流,具有初步的反思意識等等。


  (三)對數字的基本認識


  對數學內部統一性的認識(不同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不同數學方法之間的類比等),對數學與現實或其他學科知識之間聯系的認識等。


  試卷結構:


  全試卷包括I卷和II卷。I卷為選擇題,II卷為非選擇題。


  試卷包括選擇題、填空題和解答題三種題型。


  選擇題共12小題,每題3分,共36分;填空題共4小題,每題3分,共12分;解答題共9題,共72分。


  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實踐與綜合四個領域在試題中所占的比重與它們在教學中所占課時的百分比大致相同,數與代數約占45%,空間與圖形約占40%,統計與概率約占15%,實踐與綜合應用的考查結合在上述三部分內容之中。


  備考建議:


  1、學生應立足課本,注重最基本、最核心的內容。


  2、注重實際問題,學用結合,增強運用數學的意識。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強調學生聯系生活運用數學的能力,中考中這是必考點,復習時應學會轉化實際生活為數學問題,并解決問題。


  3、注重閱讀能力培養,加強識圖能力和處理圖表信息的能力。


  英語:


  難度穩中略有下降


  考試內容及要求:


  英語試題將側重考查學生的語言技能、語言知識、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跨文化交際能力。


  考試形式:采用閉卷筆答形式。考試時間:120分鐘。分值:120分。成績以等級呈現。難度系數:0.65左右。


  試卷結構:


  Ⅰ卷(選擇題):第一題(25小題),聽力測試,25分;第二題(15小題),選擇填空,15分;第三題(15小題),完形填空,25分;第四題(15小題),閱讀理解(3篇),30分。


  Ⅱ卷(非選擇題):第五題(5小題),詞與短語選擇題空,10分;第六題(10小題),閱讀理解填詞,10分;第七題書面表達,15分。


  解讀:


  聽力中加大對大對話和短文的理解。閱讀理解材料的篇幅略有增加,文長在300詞左右。所選材料可能涉及西方文化和價值觀的內容。增加主觀題比重,共35分。


  備考建議:


  1.做聽力題時,首先要懂得暫時放棄,學會自我暗示。其次,要積極進行聽前預測,聽完后迅速在試卷上答題,然后立即抓緊時間看一下題。后一階段應堅持聽力訓練,至少每天應有20分鐘,或聽課文磁帶、或做聽力訓練。應有意識地讓學生在下午2時左右聽聽力,使學生迅速地適應中考聽力時間上的變化。


  2.做題時一定要根據對話的具體情景選擇合理的答案,正確使用排除法。學生在復習過程中,應該注意固定詞組,詞的習慣用法,同類詞等,尤其是實義詞的歸納,同時注意詞語的拓展及運用。


  3.對詞義的辨析與理解,語法結構的考查是完形填空測試的重點。


  4.平時備考中應達到一定的閱讀量,且每篇短文的總字數應在300字左右,選材應有真實性和得體性。


  物理/化學:


  合卷分科,難度有增


  試卷結構


  物理、化學合卷,書面閉卷考試,考試時間120分鐘。試卷分為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卷面原始滿分130分。網上閱卷,成績呈等級呈現。


  選擇題中,物理9小題;非選擇題物理10小題。物理試題考試按70分鐘設置。物理試題分布:物質占15%,運動和相互作用約占45%,能量約占40%。其中涉及科學探究能力的內容約占35%。


  化學選擇題6小題,非選擇題8個。化學試題考試按50分鐘設置。化學試題:身邊的化學物質約占40%,物質構成的奧秘約占12%,物質的化學變化約占40%,化學與社會的發展約占8%。其中科學探究能力及化學實驗技能的考查約占30%。


  解讀:


  去年,物理和化學是作為科學課考查,今年為物理、化學分兩考,難度要增加。科學探究,比去年更細化一些,知識點的難度要求有提高,如原來液體壓強的計算(原來不要求,現在要求很高)浮力、效率、杠桿、專業性更強。


  化學記憶性的知識少了一些,更注重的是理解,考察學生的能力,特別是與生活、生產相結合的能力,并且新增加了一些內容,比如煉鐵的高爐等內容。


  思想品德/歷史與社會


  前者新增知識點


  后者減少為兩本書


  思想品德考查內容:


  思想品德學業考試內容整合為三大領域:1、“我的成長”占8分。2、“法律與我同行”占8分。3、“承擔責任,融入社會”占24分。


  歷史與社會考查內容(略)


  試卷結構


  思想品德、歷史與社會合卷,考試為開卷筆答形式,考試時間90分鐘,滿分80分,各40分。


  思想品德學科選擇題(15個小題,共30分)和非選擇題(2小題,共10分)兩種題型。歷史與社會與它相同。


  解讀:


  思想品德,新增加了一些與學生生活、學習實際緊密相連的知識點,如“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發現自己的潛能”、“享受健康的網絡交往”、“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學會理財”等,對于新增的內容,學生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


  歷史與社會由去年三本書(七上、八下、九全)減少為兩本書(八下、九全),減少了明清時期社會經濟的發展。明清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等內容,九年級全一冊的內容占到全卷的50%,比去年增加5%,即大致增加2分的考試內容。增加了“可持續發展思想、政治民主化追求、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等內容。記者周銳

  記者從市教科院獲悉:《2010年武漢市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說明》已印刷完成,正陸續下發到各區及各學校。作為2010年中考的考試說明,對初三畢業生的后階段的復習備考尤其重要。


  《考試說明》分為語文、數學、英語、思想品德、歷史與社會、物理、化學等7門學科。每科包括命依據;命題原則;考試內容及要求;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題型示例;參考試卷等6大內容。


  本報在簡要刊發說明的同時還特邀請武漢市多所初中的各科優秀老師,對《中考說明》進行了解讀,希望有助考生針對性備考。


  語文:


  試卷結構有變,更重基礎知識


  考試內容及要求:


  語文學業考試的內容包括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和綜合性學習五個方面。


  (一)識字與寫字。識字方面,考查學生對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字義的掌握情況;寫字方面,考查學生書寫的正確、端正、整潔。


  (二)閱讀。閱讀主要考查現代文閱讀、文言文閱讀、優秀詩文的記誦積累等。現代文閱讀從詞句理解、文意把握、要點概括、內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考查學生的閱讀能力;文言文閱讀重點考查學生理解淺易文言文的能力;優秀詩文的記誦積累以《語文課程標準》的推薦篇目(80篇/段)為考查范圍。


  (三)寫作。重在考查學生規范、熟練地運用語言文字敘述、狀物、抒情、表達思想觀點的能力。要求能寫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和日常應用文。


  (四)口語交際。口語交際著重考查學生在具體交際情況中傾聽、表達、應對的能力,以及學生的參與意識和情意態度。口語交際的考查可以有多種形式。根據我市的實際情況,目前擬采用在紙筆測試中設置口語交際情景,讓學生用筆解答的考查形式。


  (五)綜合性學習。綜合性學習的考查內容是豐富、開放的,考查的形式也應是靈活多樣的。根據我市實際情況,目前擬采用在紙筆測試中設計體現綜合性學習特點和要求的試題進行考查。


  考試采用紙筆閉卷測試的方式,考試時間150分鐘,考試成績以等級呈現。試卷由試題卷和答題卷組成,在試題卷上作答無效,采用網上閱卷。


  試卷結構:


  試卷包括選擇題(包括基礎知識、閱讀)和非選擇題(包括填充題、選擇題、問答題、寫作題等)兩部分。


  試卷滿分120分。基礎知識與語言運用約占20%,閱讀約占40%,寫作約占40%


  解讀:


  試卷結構變化很大,以前中考試卷結構分為“積累與運用”、“閱讀”、“寫作”三大板塊,今年變成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個板塊。與此同時,今年考試題型比較重視對基礎知識的考查力度,字音、字形、句子。題目題量變大,內容增加。


  備考建議:


  1、復習中要養成規范書寫、認真看書閱讀的好習慣。尤其重視常見形近字、易錯字的區分,適當進行針對性訓練,注重對詞義的辨析與運用。


  2、作文備考在內容上要關注社會熱點,多思考現實生活、思考人生,表達個人真切感受和體驗。作文書寫的工整規范;不錯寫漏寫標題。


  3、保持卷面整潔,字跡工整。


  數學:


  保持穩定,小有變化


  考試內容及要求


  (一)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


  了解數的意義,理解數和代數運算的意義、算理,能夠合理地進行基本運算與估算;能夠在實際情境中有效地使用代數運算、代數模型及相關概念解決問題。


  能夠借助不同的方法探索幾何對象的有關性質;能夠使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幾何對象的大小、形狀以及相對應位置關系;能夠在頭腦里構件幾何對象,進行幾何圖形的分解與組合,能對某些圖形進行簡單的變換;能夠借助數學證明的方法確認數學命題的正確性。


  正確理解數據的含義,能夠結合實際需要展開調查,收集數據,有效地表達數據特征,會根據數據結果作合理的預測;了解概率的基本涵義。


  能使用計算器解決相應的數值計算問題和從事有關探索規律的活動。


  (二)解決問題的能力


  能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并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具有一定的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能合乎邏輯地與他人交流,具有初步的反思意識等等。


  (三)對數字的基本認識


  對數學內部統一性的認識(不同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不同數學方法之間的類比等),對數學與現實或其他學科知識之間聯系的認識等。


  試卷結構:


  全試卷包括I卷和II卷。I卷為選擇題,II卷為非選擇題。


  試卷包括選擇題、填空題和解答題三種題型。


  選擇題共12小題,每題3分,共36分;填空題共4小題,每題3分,共12分;解答題共9題,共72分。


  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實踐與綜合四個領域在試題中所占的比重與它們在教學中所占課時的百分比大致相同,數與代數約占45%,空間與圖形約占40%,統計與概率約占15%,實踐與綜合應用的考查結合在上述三部分內容之中。


  備考建議:


  1、學生應立足課本,注重最基本、最核心的內容。


  2、注重實際問題,學用結合,增強運用數學的意識。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強調學生聯系生活運用數學的能力,中考中這是必考點,復習時應學會轉化實際生活為數學問題,并解決問題。


  3、注重閱讀能力培養,加強識圖能力和處理圖表信息的能力。


  英語:


  難度穩中略有下降


  考試內容及要求:


  英語試題將側重考查學生的語言技能、語言知識、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跨文化交際能力。


  考試形式:采用閉卷筆答形式。考試時間:120分鐘。分值:120分。成績以等級呈現。難度系數:0.65左右。


  試卷結構:


  Ⅰ卷(選擇題):第一題(25小題),聽力測試,25分;第二題(15小題),選擇填空,15分;第三題(15小題),完形填空,25分;第四題(15小題),閱讀理解(3篇),30分。


  Ⅱ卷(非選擇題):第五題(5小題),詞與短語選擇題空,10分;第六題(10小題),閱讀理解填詞,10分;第七題書面表達,15分。


  解讀:


  聽力中加大對大對話和短文的理解。閱讀理解材料的篇幅略有增加,文長在300詞左右。所選材料可能涉及西方文化和價值觀的內容。增加主觀題比重,共35分。


  備考建議:


  1.做聽力題時,首先要懂得暫時放棄,學會自我暗示。其次,要積極進行聽前預測,聽完后迅速在試卷上答題,然后立即抓緊時間看一下題。后一階段應堅持聽力訓練,至少每天應有20分鐘,或聽課文磁帶、或做聽力訓練。應有意識地讓學生在下午2時左右聽聽力,使學生迅速地適應中考聽力時間上的變化。


  2.做題時一定要根據對話的具體情景選擇合理的答案,正確使用排除法。學生在復習過程中,應該注意固定詞組,詞的習慣用法,同類詞等,尤其是實義詞的歸納,同時注意詞語的拓展及運用。


  3.對詞義的辨析與理解,語法結構的考查是完形填空測試的重點。


  4.平時備考中應達到一定的閱讀量,且每篇短文的總字數應在300字左右,選材應有真實性和得體性。


  物理/化學:


  合卷分科,難度有增


  試卷結構


  物理、化學合卷,書面閉卷考試,考試時間120分鐘。試卷分為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卷面原始滿分130分。網上閱卷,成績呈等級呈現。


  選擇題中,物理9小題;非選擇題物理10小題。物理試題考試按70分鐘設置。物理試題分布:物質占15%,運動和相互作用約占45%,能量約占40%。其中涉及科學探究能力的內容約占35%。


  化學選擇題6小題,非選擇題8個。化學試題考試按50分鐘設置。化學試題:身邊的化學物質約占40%,物質構成的奧秘約占12%,物質的化學變化約占40%,化學與社會的發展約占8%。其中科學探究能力及化學實驗技能的考查約占30%。


  解讀:


  去年,物理和化學是作為科學課考查,今年為物理、化學分兩考,難度要增加。科學探究,比去年更細化一些,知識點的難度要求有提高,如原來液體壓強的計算(原來不要求,現在要求很高)浮力、效率、杠桿、專業性更強。


  化學記憶性的知識少了一些,更注重的是理解,考察學生的能力,特別是與生活、生產相結合的能力,并且新增加了一些內容,比如煉鐵的高爐等內容。


  思想品德/歷史與社會


  前者新增知識點


  后者減少為兩本書


  思想品德考查內容:


  思想品德學業考試內容整合為三大領域:1、“我的成長”占8分。2、“法律與我同行”占8分。3、“承擔責任,融入社會”占24分。


  歷史與社會考查內容(略)


  試卷結構


  思想品德、歷史與社會合卷,考試為開卷筆答形式,考試時間90分鐘,滿分80分,各40分。


  思想品德學科選擇題(15個小題,共30分)和非選擇題(2小題,共10分)兩種題型。歷史與社會與它相同。


  解讀:


  思想品德,新增加了一些與學生生活、學習實際緊密相連的知識點,如“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發現自己的潛能”、“享受健康的網絡交往”、“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學會理財”等,對于新增的內容,學生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


  歷史與社會由去年三本書(七上、八下、九全)減少為兩本書(八下、九全),減少了明清時期社會經濟的發展。明清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等內容,九年級全一冊的內容占到全卷的50%,比去年增加5%,即大致增加2分的考試內容。增加了“可持續發展思想、政治民主化追求、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等內容。記者周銳

  記者從市教科院獲悉:《2010年武漢市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說明》已印刷完成,正陸續下發到各區及各學校。作為2010年中考的考試說明,對初三畢業生的后階段的復習備考尤其重要。


  《考試說明》分為語文、數學、英語、思想品德、歷史與社會、物理、化學等7門學科。每科包括命依據;命題原則;考試內容及要求;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題型示例;參考試卷等6大內容。


  本報在簡要刊發說明的同時還特邀請武漢市多所初中的各科優秀老師,對《中考說明》進行了解讀,希望有助考生針對性備考。


  語文:


  試卷結構有變,更重基礎知識


  考試內容及要求:


  語文學業考試的內容包括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和綜合性學習五個方面。


  (一)識字與寫字。識字方面,考查學生對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字義的掌握情況;寫字方面,考查學生書寫的正確、端正、整潔。


  (二)閱讀。閱讀主要考查現代文閱讀、文言文閱讀、優秀詩文的記誦積累等。現代文閱讀從詞句理解、文意把握、要點概括、內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考查學生的閱讀能力;文言文閱讀重點考查學生理解淺易文言文的能力;優秀詩文的記誦積累以《語文課程標準》的推薦篇目(80篇/段)為考查范圍。


  (三)寫作。重在考查學生規范、熟練地運用語言文字敘述、狀物、抒情、表達思想觀點的能力。要求能寫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和日常應用文。


  (四)口語交際。口語交際著重考查學生在具體交際情況中傾聽、表達、應對的能力,以及學生的參與意識和情意態度。口語交際的考查可以有多種形式。根據我市的實際情況,目前擬采用在紙筆測試中設置口語交際情景,讓學生用筆解答的考查形式。


  (五)綜合性學習。綜合性學習的考查內容是豐富、開放的,考查的形式也應是靈活多樣的。根據我市實際情況,目前擬采用在紙筆測試中設計體現綜合性學習特點和要求的試題進行考查。


  考試采用紙筆閉卷測試的方式,考試時間150分鐘,考試成績以等級呈現。試卷由試題卷和答題卷組成,在試題卷上作答無效,采用網上閱卷。


  試卷結構:


  試卷包括選擇題(包括基礎知識、閱讀)和非選擇題(包括填充題、選擇題、問答題、寫作題等)兩部分。


  試卷滿分120分。基礎知識與語言運用約占20%,閱讀約占40%,寫作約占40%


  解讀:


  試卷結構變化很大,以前中考試卷結構分為“積累與運用”、“閱讀”、“寫作”三大板塊,今年變成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個板塊。與此同時,今年考試題型比較重視對基礎知識的考查力度,字音、字形、句子。題目題量變大,內容增加。


  備考建議:


  1、復習中要養成規范書寫、認真看書閱讀的好習慣。尤其重視常見形近字、易錯字的區分,適當進行針對性訓練,注重對詞義的辨析與運用。


  2、作文備考在內容上要關注社會熱點,多思考現實生活、思考人生,表達個人真切感受和體驗。作文書寫的工整規范;不錯寫漏寫標題。


  3、保持卷面整潔,字跡工整。


  數學:


  保持穩定,小有變化


  考試內容及要求


  (一)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


  了解數的意義,理解數和代數運算的意義、算理,能夠合理地進行基本運算與估算;能夠在實際情境中有效地使用代數運算、代數模型及相關概念解決問題。


  能夠借助不同的方法探索幾何對象的有關性質;能夠使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幾何對象的大小、形狀以及相對應位置關系;能夠在頭腦里構件幾何對象,進行幾何圖形的分解與組合,能對某些圖形進行簡單的變換;能夠借助數學證明的方法確認數學命題的正確性。


  正確理解數據的含義,能夠結合實際需要展開調查,收集數據,有效地表達數據特征,會根據數據結果作合理的預測;了解概率的基本涵義。


  能使用計算器解決相應的數值計算問題和從事有關探索規律的活動。


  (二)解決問題的能力


  能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并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具有一定的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能合乎邏輯地與他人交流,具有初步的反思意識等等。


  (三)對數字的基本認識


  對數學內部統一性的認識(不同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不同數學方法之間的類比等),對數學與現實或其他學科知識之間聯系的認識等。


  試卷結構:


  全試卷包括I卷和II卷。I卷為選擇題,II卷為非選擇題。


  試卷包括選擇題、填空題和解答題三種題型。


  選擇題共12小題,每題3分,共36分;填空題共4小題,每題3分,共12分;解答題共9題,共72分。


  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實踐與綜合四個領域在試題中所占的比重與它們在教學中所占課時的百分比大致相同,數與代數約占45%,空間與圖形約占40%,統計與概率約占15%,實踐與綜合應用的考查結合在上述三部分內容之中。


  備考建議:


  1、學生應立足課本,注重最基本、最核心的內容。


  2、注重實際問題,學用結合,增強運用數學的意識。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強調學生聯系生活運用數學的能力,中考中這是必考點,復習時應學會轉化實際生活為數學問題,并解決問題。


  3、注重閱讀能力培養,加強識圖能力和處理圖表信息的能力。


  英語:


  難度穩中略有下降


  考試內容及要求:


  英語試題將側重考查學生的語言技能、語言知識、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跨文化交際能力。


  考試形式:采用閉卷筆答形式。考試時間:120分鐘。分值:120分。成績以等級呈現。難度系數:0.65左右。


  試卷結構:


  Ⅰ卷(選擇題):第一題(25小題),聽力測試,25分;第二題(15小題),選擇填空,15分;第三題(15小題),完形填空,25分;第四題(15小題),閱讀理解(3篇),30分。


  Ⅱ卷(非選擇題):第五題(5小題),詞與短語選擇題空,10分;第六題(10小題),閱讀理解填詞,10分;第七題書面表達,15分。


  解讀:


  聽力中加大對大對話和短文的理解。閱讀理解材料的篇幅略有增加,文長在300詞左右。所選材料可能涉及西方文化和價值觀的內容。增加主觀題比重,共35分。


  備考建議:


  1.做聽力題時,首先要懂得暫時放棄,學會自我暗示。其次,要積極進行聽前預測,聽完后迅速在試卷上答題,然后立即抓緊時間看一下題。后一階段應堅持聽力訓練,至少每天應有20分鐘,或聽課文磁帶、或做聽力訓練。應有意識地讓學生在下午2時左右聽聽力,使學生迅速地適應中考聽力時間上的變化。


  2.做題時一定要根據對話的具體情景選擇合理的答案,正確使用排除法。學生在復習過程中,應該注意固定詞組,詞的習慣用法,同類詞等,尤其是實義詞的歸納,同時注意詞語的拓展及運用。


  3.對詞義的辨析與理解,語法結構的考查是完形填空測試的重點。


  4.平時備考中應達到一定的閱讀量,且每篇短文的總字數應在300字左右,選材應有真實性和得體性。


  物理/化學:


  合卷分科,難度有增


  試卷結構


  物理、化學合卷,書面閉卷考試,考試時間120分鐘。試卷分為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卷面原始滿分130分。網上閱卷,成績呈等級呈現。


  選擇題中,物理9小題;非選擇題物理10小題。物理試題考試按70分鐘設置。物理試題分布:物質占15%,運動和相互作用約占45%,能量約占40%。其中涉及科學探究能力的內容約占35%。


  化學選擇題6小題,非選擇題8個。化學試題考試按50分鐘設置。化學試題:身邊的化學物質約占40%,物質構成的奧秘約占12%,物質的化學變化約占40%,化學與社會的發展約占8%。其中科學探究能力及化學實驗技能的考查約占30%。


  解讀:


  去年,物理和化學是作為科學課考查,今年為物理、化學分兩考,難度要增加。科學探究,比去年更細化一些,知識點的難度要求有提高,如原來液體壓強的計算(原來不要求,現在要求很高)浮力、效率、杠桿、專業性更強。


  化學記憶性的知識少了一些,更注重的是理解,考察學生的能力,特別是與生活、生產相結合的能力,并且新增加了一些內容,比如煉鐵的高爐等內容。


  思想品德/歷史與社會


  前者新增知識點


  后者減少為兩本書


  思想品德考查內容:


  思想品德學業考試內容整合為三大領域:1、“我的成長”占8分。2、“法律與我同行”占8分。3、“承擔責任,融入社會”占24分。


  歷史與社會考查內容(略)


  試卷結構


  思想品德、歷史與社會合卷,考試為開卷筆答形式,考試時間90分鐘,滿分80分,各40分。


  思想品德學科選擇題(15個小題,共30分)和非選擇題(2小題,共10分)兩種題型。歷史與社會與它相同。


  解讀:


  思想品德,新增加了一些與學生生活、學習實際緊密相連的知識點,如“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發現自己的潛能”、“享受健康的網絡交往”、“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學會理財”等,對于新增的內容,學生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


  歷史與社會由去年三本書(七上、八下、九全)減少為兩本書(八下、九全),減少了明清時期社會經濟的發展。明清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等內容,九年級全一冊的內容占到全卷的50%,比去年增加5%,即大致增加2分的考試內容。增加了“可持續發展思想、政治民主化追求、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等內容。記者周銳

  記者從市教科院獲悉:《2010年武漢市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說明》已印刷完成,正陸續下發到各區及各學校。作為2010年中考的考試說明,對初三畢業生的后階段的復習備考尤其重要。


  《考試說明》分為語文、數學、英語、思想品德、歷史與社會、物理、化學等7門學科。每科包括命依據;命題原則;考試內容及要求;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題型示例;參考試卷等6大內容。


  本報在簡要刊發說明的同時還特邀請武漢市多所初中的各科優秀老師,對《中考說明》進行了解讀,希望有助考生針對性備考。


  語文:


  試卷結構有變,更重基礎知識


  考試內容及要求:


  語文學業考試的內容包括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和綜合性學習五個方面。


  (一)識字與寫字。識字方面,考查學生對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字義的掌握情況;寫字方面,考查學生書寫的正確、端正、整潔。


  (二)閱讀。閱讀主要考查現代文閱讀、文言文閱讀、優秀詩文的記誦積累等。現代文閱讀從詞句理解、文意把握、要點概括、內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考查學生的閱讀能力;文言文閱讀重點考查學生理解淺易文言文的能力;優秀詩文的記誦積累以《語文課程標準》的推薦篇目(80篇/段)為考查范圍。


  (三)寫作。重在考查學生規范、熟練地運用語言文字敘述、狀物、抒情、表達思想觀點的能力。要求能寫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和日常應用文。


  (四)口語交際。口語交際著重考查學生在具體交際情況中傾聽、表達、應對的能力,以及學生的參與意識和情意態度。口語交際的考查可以有多種形式。根據我市的實際情況,目前擬采用在紙筆測試中設置口語交際情景,讓學生用筆解答的考查形式。


  (五)綜合性學習。綜合性學習的考查內容是豐富、開放的,考查的形式也應是靈活多樣的。根據我市實際情況,目前擬采用在紙筆測試中設計體現綜合性學習特點和要求的試題進行考查。


  考試采用紙筆閉卷測試的方式,考試時間150分鐘,考試成績以等級呈現。試卷由試題卷和答題卷組成,在試題卷上作答無效,采用網上閱卷。


  試卷結構:


  試卷包括選擇題(包括基礎知識、閱讀)和非選擇題(包括填充題、選擇題、問答題、寫作題等)兩部分。


  試卷滿分120分。基礎知識與語言運用約占20%,閱讀約占40%,寫作約占40%


  解讀:


  試卷結構變化很大,以前中考試卷結構分為“積累與運用”、“閱讀”、“寫作”三大板塊,今年變成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個板塊。與此同時,今年考試題型比較重視對基礎知識的考查力度,字音、字形、句子。題目題量變大,內容增加。


  備考建議:


  1、復習中要養成規范書寫、認真看書閱讀的好習慣。尤其重視常見形近字、易錯字的區分,適當進行針對性訓練,注重對詞義的辨析與運用。


  2、作文備考在內容上要關注社會熱點,多思考現實生活、思考人生,表達個人真切感受和體驗。作文書寫的工整規范;不錯寫漏寫標題。


  3、保持卷面整潔,字跡工整。


  數學:


  保持穩定,小有變化


  考試內容及要求


  (一)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


  了解數的意義,理解數和代數運算的意義、算理,能夠合理地進行基本運算與估算;能夠在實際情境中有效地使用代數運算、代數模型及相關概念解決問題。


  能夠借助不同的方法探索幾何對象的有關性質;能夠使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幾何對象的大小、形狀以及相對應位置關系;能夠在頭腦里構件幾何對象,進行幾何圖形的分解與組合,能對某些圖形進行簡單的變換;能夠借助數學證明的方法確認數學命題的正確性。


  正確理解數據的含義,能夠結合實際需要展開調查,收集數據,有效地表達數據特征,會根據數據結果作合理的預測;了解概率的基本涵義。


  能使用計算器解決相應的數值計算問題和從事有關探索規律的活動。


  (二)解決問題的能力


  能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并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具有一定的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能合乎邏輯地與他人交流,具有初步的反思意識等等。


  (三)對數字的基本認識


  對數學內部統一性的認識(不同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不同數學方法之間的類比等),對數學與現實或其他學科知識之間聯系的認識等。


  試卷結構:


  全試卷包括I卷和II卷。I卷為選擇題,II卷為非選擇題。


  試卷包括選擇題、填空題和解答題三種題型。


  選擇題共12小題,每題3分,共36分;填空題共4小題,每題3分,共12分;解答題共9題,共72分。


  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實踐與綜合四個領域在試題中所占的比重與它們在教學中所占課時的百分比大致相同,數與代數約占45%,空間與圖形約占40%,統計與概率約占15%,實踐與綜合應用的考查結合在上述三部分內容之中。


  備考建議:


  1、學生應立足課本,注重最基本、最核心的內容。


  2、注重實際問題,學用結合,增強運用數學的意識。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強調學生聯系生活運用數學的能力,中考中這是必考點,復習時應學會轉化實際生活為數學問題,并解決問題。


  3、注重閱讀能力培養,加強識圖能力和處理圖表信息的能力。


  英語:


  難度穩中略有下降


  考試內容及要求:


  英語試題將側重考查學生的語言技能、語言知識、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跨文化交際能力。


  考試形式:采用閉卷筆答形式。考試時間:120分鐘。分值:120分。成績以等級呈現。難度系數:0.65左右。


  試卷結構:


  Ⅰ卷(選擇題):第一題(25小題),聽力測試,25分;第二題(15小題),選擇填空,15分;第三題(15小題),完形填空,25分;第四題(15小題),閱讀理解(3篇),30分。


  Ⅱ卷(非選擇題):第五題(5小題),詞與短語選擇題空,10分;第六題(10小題),閱讀理解填詞,10分;第七題書面表達,15分。


  解讀:


  聽力中加大對大對話和短文的理解。閱讀理解材料的篇幅略有增加,文長在300詞左右。所選材料可能涉及西方文化和價值觀的內容。增加主觀題比重,共35分。


  備考建議:


  1.做聽力題時,首先要懂得暫時放棄,學會自我暗示。其次,要積極進行聽前預測,聽完后迅速在試卷上答題,然后立即抓緊時間看一下題。后一階段應堅持聽力訓練,至少每天應有20分鐘,或聽課文磁帶、或做聽力訓練。應有意識地讓學生在下午2時左右聽聽力,使學生迅速地適應中考聽力時間上的變化。


  2.做題時一定要根據對話的具體情景選擇合理的答案,正確使用排除法。學生在復習過程中,應該注意固定詞組,詞的習慣用法,同類詞等,尤其是實義詞的歸納,同時注意詞語的拓展及運用。


  3.對詞義的辨析與理解,語法結構的考查是完形填空測試的重點。


  4.平時備考中應達到一定的閱讀量,且每篇短文的總字數應在300字左右,選材應有真實性和得體性。


  物理/化學:


  合卷分科,難度有增


  試卷結構


  物理、化學合卷,書面閉卷考試,考試時間120分鐘。試卷分為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卷面原始滿分130分。網上閱卷,成績呈等級呈現。


  選擇題中,物理9小題;非選擇題物理10小題。物理試題考試按70分鐘設置。物理試題分布:物質占15%,運動和相互作用約占45%,能量約占40%。其中涉及科學探究能力的內容約占35%。


  化學選擇題6小題,非選擇題8個。化學試題考試按50分鐘設置。化學試題:身邊的化學物質約占40%,物質構成的奧秘約占12%,物質的化學變化約占40%,化學與社會的發展約占8%。其中科學探究能力及化學實驗技能的考查約占30%。


  解讀:


  去年,物理和化學是作為科學課考查,今年為物理、化學分兩考,難度要增加。科學探究,比去年更細化一些,知識點的難度要求有提高,如原來液體壓強的計算(原來不要求,現在要求很高)浮力、效率、杠桿、專業性更強。


  化學記憶性的知識少了一些,更注重的是理解,考察學生的能力,特別是與生活、生產相結合的能力,并且新增加了一些內容,比如煉鐵的高爐等內容。


  思想品德/歷史與社會


  前者新增知識點


  后者減少為兩本書


  思想品德考查內容:


  思想品德學業考試內容整合為三大領域:1、“我的成長”占8分。2、“法律與我同行”占8分。3、“承擔責任,融入社會”占24分。


  歷史與社會考查內容(略)


  試卷結構


  思想品德、歷史與社會合卷,考試為開卷筆答形式,考試時間90分鐘,滿分80分,各40分。


  思想品德學科選擇題(15個小題,共30分)和非選擇題(2小題,共10分)兩種題型。歷史與社會與它相同。


  解讀:


  思想品德,新增加了一些與學生生活、學習實際緊密相連的知識點,如“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發現自己的潛能”、“享受健康的網絡交往”、“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學會理財”等,對于新增的內容,學生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


  歷史與社會由去年三本書(七上、八下、九全)減少為兩本書(八下、九全),減少了明清時期社會經濟的發展。明清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等內容,九年級全一冊的內容占到全卷的50%,比去年增加5%,即大致增加2分的考試內容。增加了“可持續發展思想、政治民主化追求、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等內容。記者周銳

  記者從市教科院獲悉:《2010年武漢市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說明》已印刷完成,正陸續下發到各區及各學校。作為2010年中考的考試說明,對初三畢業生的后階段的復習備考尤其重要。


  《考試說明》分為語文、數學、英語、思想品德、歷史與社會、物理、化學等7門學科。每科包括命依據;命題原則;考試內容及要求;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題型示例;參考試卷等6大內容。


  本報在簡要刊發說明的同時還特邀請武漢市多所初中的各科優秀老師,對《中考說明》進行了解讀,希望有助考生針對性備考。


  語文:


  試卷結構有變,更重基礎知識


  考試內容及要求:


  語文學業考試的內容包括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和綜合性學習五個方面。


  (一)識字與寫字。識字方面,考查學生對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字義的掌握情況;寫字方面,考查學生書寫的正確、端正、整潔。


  (二)閱讀。閱讀主要考查現代文閱讀、文言文閱讀、優秀詩文的記誦積累等。現代文閱讀從詞句理解、文意把握、要點概括、內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考查學生的閱讀能力;文言文閱讀重點考查學生理解淺易文言文的能力;優秀詩文的記誦積累以《語文課程標準》的推薦篇目(80篇/段)為考查范圍。


  (三)寫作。重在考查學生規范、熟練地運用語言文字敘述、狀物、抒情、表達思想觀點的能力。要求能寫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和日常應用文。


  (四)口語交際。口語交際著重考查學生在具體交際情況中傾聽、表達、應對的能力,以及學生的參與意識和情意態度。口語交際的考查可以有多種形式。根據我市的實際情況,目前擬采用在紙筆測試中設置口語交際情景,讓學生用筆解答的考查形式。


  (五)綜合性學習。綜合性學習的考查內容是豐富、開放的,考查的形式也應是靈活多樣的。根據我市實際情況,目前擬采用在紙筆測試中設計體現綜合性學習特點和要求的試題進行考查。


  考試采用紙筆閉卷測試的方式,考試時間150分鐘,考試成績以等級呈現。試卷由試題卷和答題卷組成,在試題卷上作答無效,采用網上閱卷。


  試卷結構:


  試卷包括選擇題(包括基礎知識、閱讀)和非選擇題(包括填充題、選擇題、問答題、寫作題等)兩部分。


  試卷滿分120分。基礎知識與語言運用約占20%,閱讀約占40%,寫作約占40%


  解讀:


  試卷結構變化很大,以前中考試卷結構分為“積累與運用”、“閱讀”、“寫作”三大板塊,今年變成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個板塊。與此同時,今年考試題型比較重視對基礎知識的考查力度,字音、字形、句子。題目題量變大,內容增加。


  備考建議:


  1、復習中要養成規范書寫、認真看書閱讀的好習慣。尤其重視常見形近字、易錯字的區分,適當進行針對性訓練,注重對詞義的辨析與運用。


  2、作文備考在內容上要關注社會熱點,多思考現實生活、思考人生,表達個人真切感受和體驗。作文書寫的工整規范;不錯寫漏寫標題。


  3、保持卷面整潔,字跡工整。


  數學:


  保持穩定,小有變化


  考試內容及要求


  (一)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


  了解數的意義,理解數和代數運算的意義、算理,能夠合理地進行基本運算與估算;能夠在實際情境中有效地使用代數運算、代數模型及相關概念解決問題。


  能夠借助不同的方法探索幾何對象的有關性質;能夠使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幾何對象的大小、形狀以及相對應位置關系;能夠在頭腦里構件幾何對象,進行幾何圖形的分解與組合,能對某些圖形進行簡單的變換;能夠借助數學證明的方法確認數學命題的正確性。


  正確理解數據的含義,能夠結合實際需要展開調查,收集數據,有效地表達數據特征,會根據數據結果作合理的預測;了解概率的基本涵義。


  能使用計算器解決相應的數值計算問題和從事有關探索規律的活動。


  (二)解決問題的能力


  能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并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具有一定的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能合乎邏輯地與他人交流,具有初步的反思意識等等。


  (三)對數字的基本認識


  對數學內部統一性的認識(不同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不同數學方法之間的類比等),對數學與現實或其他學科知識之間聯系的認識等。


  試卷結構:


  全試卷包括I卷和II卷。I卷為選擇題,II卷為非選擇題。


  試卷包括選擇題、填空題和解答題三種題型。


  選擇題共12小題,每題3分,共36分;填空題共4小題,每題3分,共12分;解答題共9題,共72分。


  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實踐與綜合四個領域在試題中所占的比重與它們在教學中所占課時的百分比大致相同,數與代數約占45%,空間與圖形約占40%,統計與概率約占15%,實踐與綜合應用的考查結合在上述三部分內容之中。


  備考建議:


  1、學生應立足課本,注重最基本、最核心的內容。


  2、注重實際問題,學用結合,增強運用數學的意識。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強調學生聯系生活運用數學的能力,中考中這是必考點,復習時應學會轉化實際生活為數學問題,并解決問題。


  3、注重閱讀能力培養,加強識圖能力和處理圖表信息的能力。


  英語:


  難度穩中略有下降


  考試內容及要求:


  英語試題將側重考查學生的語言技能、語言知識、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跨文化交際能力。


  考試形式:采用閉卷筆答形式。考試時間:120分鐘。分值:120分。成績以等級呈現。難度系數:0.65左右。


  試卷結構:


  Ⅰ卷(選擇題):第一題(25小題),聽力測試,25分;第二題(15小題),選擇填空,15分;第三題(15小題),完形填空,25分;第四題(15小題),閱讀理解(3篇),30分。


  Ⅱ卷(非選擇題):第五題(5小題),詞與短語選擇題空,10分;第六題(10小題),閱讀理解填詞,10分;第七題書面表達,15分。


  解讀:


  聽力中加大對大對話和短文的理解。閱讀理解材料的篇幅略有增加,文長在300詞左右。所選材料可能涉及西方文化和價值觀的內容。增加主觀題比重,共35分。


  備考建議:


  1.做聽力題時,首先要懂得暫時放棄,學會自我暗示。其次,要積極進行聽前預測,聽完后迅速在試卷上答題,然后立即抓緊時間看一下題。后一階段應堅持聽力訓練,至少每天應有20分鐘,或聽課文磁帶、或做聽力訓練。應有意識地讓學生在下午2時左右聽聽力,使學生迅速地適應中考聽力時間上的變化。


  2.做題時一定要根據對話的具體情景選擇合理的答案,正確使用排除法。學生在復習過程中,應該注意固定詞組,詞的習慣用法,同類詞等,尤其是實義詞的歸納,同時注意詞語的拓展及運用。


  3.對詞義的辨析與理解,語法結構的考查是完形填空測試的重點。


  4.平時備考中應達到一定的閱讀量,且每篇短文的總字數應在300字左右,選材應有真實性和得體性。


  物理/化學:


  合卷分科,難度有增


  試卷結構


  物理、化學合卷,書面閉卷考試,考試時間120分鐘。試卷分為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卷面原始滿分130分。網上閱卷,成績呈等級呈現。


  選擇題中,物理9小題;非選擇題物理10小題。物理試題考試按70分鐘設置。物理試題分布:物質占15%,運動和相互作用約占45%,能量約占40%。其中涉及科學探究能力的內容約占35%。


  化學選擇題6小題,非選擇題8個。化學試題考試按50分鐘設置。化學試題:身邊的化學物質約占40%,物質構成的奧秘約占12%,物質的化學變化約占40%,化學與社會的發展約占8%。其中科學探究能力及化學實驗技能的考查約占30%。


  解讀:


  去年,物理和化學是作為科學課考查,今年為物理、化學分兩考,難度要增加。科學探究,比去年更細化一些,知識點的難度要求有提高,如原來液體壓強的計算(原來不要求,現在要求很高)浮力、效率、杠桿、專業性更強。


  化學記憶性的知識少了一些,更注重的是理解,考察學生的能力,特別是與生活、生產相結合的能力,并且新增加了一些內容,比如煉鐵的高爐等內容。


  思想品德/歷史與社會


  前者新增知識點


  后者減少為兩本書


  思想品德考查內容:


  思想品德學業考試內容整合為三大領域:1、“我的成長”占8分。2、“法律與我同行”占8分。3、“承擔責任,融入社會”占24分。


  歷史與社會考查內容(略)


  試卷結構


  思想品德、歷史與社會合卷,考試為開卷筆答形式,考試時間90分鐘,滿分80分,各40分。


  思想品德學科選擇題(15個小題,共30分)和非選擇題(2小題,共10分)兩種題型。歷史與社會與它相同。


  解讀:


  思想品德,新增加了一些與學生生活、學習實際緊密相連的知識點,如“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發現自己的潛能”、“享受健康的網絡交往”、“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學會理財”等,對于新增的內容,學生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


  歷史與社會由去年三本書(七上、八下、九全)減少為兩本書(八下、九全),減少了明清時期社會經濟的發展。明清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等內容,九年級全一冊的內容占到全卷的50%,比去年增加5%,即大致增加2分的考試內容。增加了“可持續發展思想、政治民主化追求、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等內容。記者周銳

  記者從市教科院獲悉:《2010年武漢市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說明》已印刷完成,正陸續下發到各區及各學校。作為2010年中考的考試說明,對初三畢業生的后階段的復習備考尤其重要。


  《考試說明》分為語文、數學、英語、思想品德、歷史與社會、物理、化學等7門學科。每科包括命依據;命題原則;考試內容及要求;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題型示例;參考試卷等6大內容。


  本報在簡要刊發說明的同時還特邀請武漢市多所初中的各科優秀老師,對《中考說明》進行了解讀,希望有助考生針對性備考。


  語文:


  試卷結構有變,更重基礎知識


  考試內容及要求:


  語文學業考試的內容包括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和綜合性學習五個方面。


  (一)識字與寫字。識字方面,考查學生對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字義的掌握情況;寫字方面,考查學生書寫的正確、端正、整潔。


  (二)閱讀。閱讀主要考查現代文閱讀、文言文閱讀、優秀詩文的記誦積累等。現代文閱讀從詞句理解、文意把握、要點概括、內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考查學生的閱讀能力;文言文閱讀重點考查學生理解淺易文言文的能力;優秀詩文的記誦積累以《語文課程標準》的推薦篇目(80篇/段)為考查范圍。


  (三)寫作。重在考查學生規范、熟練地運用語言文字敘述、狀物、抒情、表達思想觀點的能力。要求能寫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和日常應用文。


  (四)口語交際。口語交際著重考查學生在具體交際情況中傾聽、表達、應對的能力,以及學生的參與意識和情意態度。口語交際的考查可以有多種形式。根據我市的實際情況,目前擬采用在紙筆測試中設置口語交際情景,讓學生用筆解答的考查形式。


  (五)綜合性學習。綜合性學習的考查內容是豐富、開放的,考查的形式也應是靈活多樣的。根據我市實際情況,目前擬采用在紙筆測試中設計體現綜合性學習特點和要求的試題進行考查。


  考試采用紙筆閉卷測試的方式,考試時間150分鐘,考試成績以等級呈現。試卷由試題卷和答題卷組成,在試題卷上作答無效,采用網上閱卷。


  試卷結構:


  試卷包括選擇題(包括基礎知識、閱讀)和非選擇題(包括填充題、選擇題、問答題、寫作題等)兩部分。


  試卷滿分120分。基礎知識與語言運用約占20%,閱讀約占40%,寫作約占40%


  解讀:


  試卷結構變化很大,以前中考試卷結構分為“積累與運用”、“閱讀”、“寫作”三大板塊,今年變成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個板塊。與此同時,今年考試題型比較重視對基礎知識的考查力度,字音、字形、句子。題目題量變大,內容增加。


  備考建議:


  1、復習中要養成規范書寫、認真看書閱讀的好習慣。尤其重視常見形近字、易錯字的區分,適當進行針對性訓練,注重對詞義的辨析與運用。


  2、作文備考在內容上要關注社會熱點,多思考現實生活、思考人生,表達個人真切感受和體驗。作文書寫的工整規范;不錯寫漏寫標題。


  3、保持卷面整潔,字跡工整。


  數學:


  保持穩定,小有變化


  考試內容及要求


  (一)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


  了解數的意義,理解數和代數運算的意義、算理,能夠合理地進行基本運算與估算;能夠在實際情境中有效地使用代數運算、代數模型及相關概念解決問題。


  能夠借助不同的方法探索幾何對象的有關性質;能夠使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幾何對象的大小、形狀以及相對應位置關系;能夠在頭腦里構件幾何對象,進行幾何圖形的分解與組合,能對某些圖形進行簡單的變換;能夠借助數學證明的方法確認數學命題的正確性。


  正確理解數據的含義,能夠結合實際需要展開調查,收集數據,有效地表達數據特征,會根據數據結果作合理的預測;了解概率的基本涵義。


  能使用計算器解決相應的數值計算問題和從事有關探索規律的活動。


  (二)解決問題的能力


  能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并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具有一定的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能合乎邏輯地與他人交流,具有初步的反思意識等等。


  (三)對數字的基本認識


  對數學內部統一性的認識(不同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不同數學方法之間的類比等),對數學與現實或其他學科知識之間聯系的認識等。


  試卷結構:


  全試卷包括I卷和II卷。I卷為選擇題,II卷為非選擇題。


  試卷包括選擇題、填空題和解答題三種題型。


  選擇題共12小題,每題3分,共36分;填空題共4小題,每題3分,共12分;解答題共9題,共72分。


  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實踐與綜合四個領域在試題中所占的比重與它們在教學中所占課時的百分比大致相同,數與代數約占45%,空間與圖形約占40%,統計與概率約占15%,實踐與綜合應用的考查結合在上述三部分內容之中。


  備考建議:


  1、學生應立足課本,注重最基本、最核心的內容。


  2、注重實際問題,學用結合,增強運用數學的意識。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強調學生聯系生活運用數學的能力,中考中這是必考點,復習時應學會轉化實際生活為數學問題,并解決問題。


  3、注重閱讀能力培養,加強識圖能力和處理圖表信息的能力。


  英語:


  難度穩中略有下降


  考試內容及要求:


  英語試題將側重考查學生的語言技能、語言知識、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跨文化交際能力。


  考試形式:采用閉卷筆答形式。考試時間:120分鐘。分值:120分。成績以等級呈現。難度系數:0.65左右。


  試卷結構:


  Ⅰ卷(選擇題):第一題(25小題),聽力測試,25分;第二題(15小題),選擇填空,15分;第三題(15小題),完形填空,25分;第四題(15小題),閱讀理解(3篇),30分。


  Ⅱ卷(非選擇題):第五題(5小題),詞與短語選擇題空,10分;第六題(10小題),閱讀理解填詞,10分;第七題書面表達,15分。


  解讀:


  聽力中加大對大對話和短文的理解。閱讀理解材料的篇幅略有增加,文長在300詞左右。所選材料可能涉及西方文化和價值觀的內容。增加主觀題比重,共35分。


  備考建議:


  1.做聽力題時,首先要懂得暫時放棄,學會自我暗示。其次,要積極進行聽前預測,聽完后迅速在試卷上答題,然后立即抓緊時間看一下題。后一階段應堅持聽力訓練,至少每天應有20分鐘,或聽課文磁帶、或做聽力訓練。應有意識地讓學生在下午2時左右聽聽力,使學生迅速地適應中考聽力時間上的變化。


  2.做題時一定要根據對話的具體情景選擇合理的答案,正確使用排除法。學生在復習過程中,應該注意固定詞組,詞的習慣用法,同類詞等,尤其是實義詞的歸納,同時注意詞語的拓展及運用。


  3.對詞義的辨析與理解,語法結構的考查是完形填空測試的重點。


  4.平時備考中應達到一定的閱讀量,且每篇短文的總字數應在300字左右,選材應有真實性和得體性。


  物理/化學:


  合卷分科,難度有增


  試卷結構


  物理、化學合卷,書面閉卷考試,考試時間120分鐘。試卷分為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卷面原始滿分130分。網上閱卷,成績呈等級呈現。


  選擇題中,物理9小題;非選擇題物理10小題。物理試題考試按70分鐘設置。物理試題分布:物質占15%,運動和相互作用約占45%,能量約占40%。其中涉及科學探究能力的內容約占35%。


  化學選擇題6小題,非選擇題8個。化學試題考試按50分鐘設置。化學試題:身邊的化學物質約占40%,物質構成的奧秘約占12%,物質的化學變化約占40%,化學與社會的發展約占8%。其中科學探究能力及化學實驗技能的考查約占30%。


  解讀:


  去年,物理和化學是作為科學課考查,今年為物理、化學分兩考,難度要增加。科學探究,比去年更細化一些,知識點的難度要求有提高,如原來液體壓強的計算(原來不要求,現在要求很高)浮力、效率、杠桿、專業性更強。


  化學記憶性的知識少了一些,更注重的是理解,考察學生的能力,特別是與生活、生產相結合的能力,并且新增加了一些內容,比如煉鐵的高爐等內容。


  思想品德/歷史與社會


  前者新增知識點


  后者減少為兩本書


  思想品德考查內容:


  思想品德學業考試內容整合為三大領域:1、“我的成長”占8分。2、“法律與我同行”占8分。3、“承擔責任,融入社會”占24分。


  歷史與社會考查內容(略)


  試卷結構


  思想品德、歷史與社會合卷,考試為開卷筆答形式,考試時間90分鐘,滿分80分,各40分。


  思想品德學科選擇題(15個小題,共30分)和非選擇題(2小題,共10分)兩種題型。歷史與社會與它相同。


  解讀:


  思想品德,新增加了一些與學生生活、學習實際緊密相連的知識點,如“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發現自己的潛能”、“享受健康的網絡交往”、“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學會理財”等,對于新增的內容,學生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


  歷史與社會由去年三本書(七上、八下、九全)減少為兩本書(八下、九全),減少了明清時期社會經濟的發展。明清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等內容,九年級全一冊的內容占到全卷的50%,比去年增加5%,即大致增加2分的考試內容。增加了“可持續發展思想、政治民主化追求、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等內容。記者周銳

  記者從市教科院獲悉:《2010年武漢市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說明》已印刷完成,正陸續下發到各區及各學校。作為2010年中考的考試說明,對初三畢業生的后階段的復習備考尤其重要。


  《考試說明》分為語文、數學、英語、思想品德、歷史與社會、物理、化學等7門學科。每科包括命依據;命題原則;考試內容及要求;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題型示例;參考試卷等6大內容。


  本報在簡要刊發說明的同時還特邀請武漢市多所初中的各科優秀老師,對《中考說明》進行了解讀,希望有助考生針對性備考。


  語文:


  試卷結構有變,更重基礎知識


  考試內容及要求:


  語文學業考試的內容包括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和綜合性學習五個方面。


  (一)識字與寫字。識字方面,考查學生對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字義的掌握情況;寫字方面,考查學生書寫的正確、端正、整潔。


  (二)閱讀。閱讀主要考查現代文閱讀、文言文閱讀、優秀詩文的記誦積累等。現代文閱讀從詞句理解、文意把握、要點概括、內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考查學生的閱讀能力;文言文閱讀重點考查學生理解淺易文言文的能力;優秀詩文的記誦積累以《語文課程標準》的推薦篇目(80篇/段)為考查范圍。


  (三)寫作。重在考查學生規范、熟練地運用語言文字敘述、狀物、抒情、表達思想觀點的能力。要求能寫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和日常應用文。


  (四)口語交際。口語交際著重考查學生在具體交際情況中傾聽、表達、應對的能力,以及學生的參與意識和情意態度。口語交際的考查可以有多種形式。根據我市的實際情況,目前擬采用在紙筆測試中設置口語交際情景,讓學生用筆解答的考查形式。


  (五)綜合性學習。綜合性學習的考查內容是豐富、開放的,考查的形式也應是靈活多樣的。根據我市實際情況,目前擬采用在紙筆測試中設計體現綜合性學習特點和要求的試題進行考查。


  考試采用紙筆閉卷測試的方式,考試時間150分鐘,考試成績以等級呈現。試卷由試題卷和答題卷組成,在試題卷上作答無效,采用網上閱卷。


  試卷結構:


  試卷包括選擇題(包括基礎知識、閱讀)和非選擇題(包括填充題、選擇題、問答題、寫作題等)兩部分。


  試卷滿分120分。基礎知識與語言運用約占20%,閱讀約占40%,寫作約占40%


  解讀:


  試卷結構變化很大,以前中考試卷結構分為“積累與運用”、“閱讀”、“寫作”三大板塊,今年變成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個板塊。與此同時,今年考試題型比較重視對基礎知識的考查力度,字音、字形、句子。題目題量變大,內容增加。


  備考建議:


  1、復習中要養成規范書寫、認真看書閱讀的好習慣。尤其重視常見形近字、易錯字的區分,適當進行針對性訓練,注重對詞義的辨析與運用。


  2、作文備考在內容上要關注社會熱點,多思考現實生活、思考人生,表達個人真切感受和體驗。作文書寫的工整規范;不錯寫漏寫標題。


  3、保持卷面整潔,字跡工整。


  數學:


  保持穩定,小有變化


  考試內容及要求


  (一)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


  了解數的意義,理解數和代數運算的意義、算理,能夠合理地進行基本運算與估算;能夠在實際情境中有效地使用代數運算、代數模型及相關概念解決問題。


  能夠借助不同的方法探索幾何對象的有關性質;能夠使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幾何對象的大小、形狀以及相對應位置關系;能夠在頭腦里構件幾何對象,進行幾何圖形的分解與組合,能對某些圖形進行簡單的變換;能夠借助數學證明的方法確認數學命題的正確性。


  正確理解數據的含義,能夠結合實際需要展開調查,收集數據,有效地表達數據特征,會根據數據結果作合理的預測;了解概率的基本涵義。


  能使用計算器解決相應的數值計算問題和從事有關探索規律的活動。


  (二)解決問題的能力


  能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并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具有一定的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能合乎邏輯地與他人交流,具有初步的反思意識等等。


  (三)對數字的基本認識


  對數學內部統一性的認識(不同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不同數學方法之間的類比等),對數學與現實或其他學科知識之間聯系的認識等。


  試卷結構:


  全試卷包括I卷和II卷。I卷為選擇題,II卷為非選擇題。


  試卷包括選擇題、填空題和解答題三種題型。


  選擇題共12小題,每題3分,共36分;填空題共4小題,每題3分,共12分;解答題共9題,共72分。


  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實踐與綜合四個領域在試題中所占的比重與它們在教學中所占課時的百分比大致相同,數與代數約占45%,空間與圖形約占40%,統計與概率約占15%,實踐與綜合應用的考查結合在上述三部分內容之中。


  備考建議:


  1、學生應立足課本,注重最基本、最核心的內容。


  2、注重實際問題,學用結合,增強運用數學的意識。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強調學生聯系生活運用數學的能力,中考中這是必考點,復習時應學會轉化實際生活為數學問題,并解決問題。


  3、注重閱讀能力培養,加強識圖能力和處理圖表信息的能力。


  英語:


  難度穩中略有下降


  考試內容及要求:


  英語試題將側重考查學生的語言技能、語言知識、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跨文化交際能力。


  考試形式:采用閉卷筆答形式。考試時間:120分鐘。分值:120分。成績以等級呈現。難度系數:0.65左右。


  試卷結構:


  Ⅰ卷(選擇題):第一題(25小題),聽力測試,25分;第二題(15小題),選擇填空,15分;第三題(15小題),完形填空,25分;第四題(15小題),閱讀理解(3篇),30分。


  Ⅱ卷(非選擇題):第五題(5小題),詞與短語選擇題空,10分;第六題(10小題),閱讀理解填詞,10分;第七題書面表達,15分。


  解讀:


  聽力中加大對大對話和短文的理解。閱讀理解材料的篇幅略有增加,文長在300詞左右。所選材料可能涉及西方文化和價值觀的內容。增加主觀題比重,共35分。


  備考建議:


  1.做聽力題時,首先要懂得暫時放棄,學會自我暗示。其次,要積極進行聽前預測,聽完后迅速在試卷上答題,然后立即抓緊時間看一下題。后一階段應堅持聽力訓練,至少每天應有20分鐘,或聽課文磁帶、或做聽力訓練。應有意識地讓學生在下午2時左右聽聽力,使學生迅速地適應中考聽力時間上的變化。


  2.做題時一定要根據對話的具體情景選擇合理的答案,正確使用排除法。學生在復習過程中,應該注意固定詞組,詞的習慣用法,同類詞等,尤其是實義詞的歸納,同時注意詞語的拓展及運用。


  3.對詞義的辨析與理解,語法結構的考查是完形填空測試的重點。


  4.平時備考中應達到一定的閱讀量,且每篇短文的總字數應在300字左右,選材應有真實性和得體性。


  物理/化學:


  合卷分科,難度有增


  試卷結構


  物理、化學合卷,書面閉卷考試,考試時間120分鐘。試卷分為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卷面原始滿分130分。網上閱卷,成績呈等級呈現。


  選擇題中,物理9小題;非選擇題物理10小題。物理試題考試按70分鐘設置。物理試題分布:物質占15%,運動和相互作用約占45%,能量約占40%。其中涉及科學探究能力的內容約占35%。


  化學選擇題6小題,非選擇題8個。化學試題考試按50分鐘設置。化學試題:身邊的化學物質約占40%,物質構成的奧秘約占12%,物質的化學變化約占40%,化學與社會的發展約占8%。其中科學探究能力及化學實驗技能的考查約占30%。


  解讀:


  去年,物理和化學是作為科學課考查,今年為物理、化學分兩考,難度要增加。科學探究,比去年更細化一些,知識點的難度要求有提高,如原來液體壓強的計算(原來不要求,現在要求很高)浮力、效率、杠桿、專業性更強。


  化學記憶性的知識少了一些,更注重的是理解,考察學生的能力,特別是與生活、生產相結合的能力,并且新增加了一些內容,比如煉鐵的高爐等內容。


  思想品德/歷史與社會


  前者新增知識點


  后者減少為兩本書


  思想品德考查內容:


  思想品德學業考試內容整合為三大領域:1、“我的成長”占8分。2、“法律與我同行”占8分。3、“承擔責任,融入社會”占24分。


  歷史與社會考查內容(略)


  試卷結構


  思想品德、歷史與社會合卷,考試為開卷筆答形式,考試時間90分鐘,滿分80分,各40分。


  思想品德學科選擇題(15個小題,共30分)和非選擇題(2小題,共10分)兩種題型。歷史與社會與它相同。


  解讀:


  思想品德,新增加了一些與學生生活、學習實際緊密相連的知識點,如“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發現自己的潛能”、“享受健康的網絡交往”、“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學會理財”等,對于新增的內容,學生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


  歷史與社會由去年三本書(七上、八下、九全)減少為兩本書(八下、九全),減少了明清時期社會經濟的發展。明清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等內容,九年級全一冊的內容占到全卷的50%,比去年增加5%,即大致增加2分的考試內容。增加了“可持續發展思想、政治民主化追求、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等內容。記者周銳

  記者從市教科院獲悉:《2010年武漢市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說明》已印刷完成,正陸續下發到各區及各學校。作為2010年中考的考試說明,對初三畢業生的后階段的復習備考尤其重要。


  《考試說明》分為語文、數學、英語、思想品德、歷史與社會、物理、化學等7門學科。每科包括命依據;命題原則;考試內容及要求;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題型示例;參考試卷等6大內容。


  本報在簡要刊發說明的同時還特邀請武漢市多所初中的各科優秀老師,對《中考說明》進行了解讀,希望有助考生針對性備考。


  語文:


  試卷結構有變,更重基礎知識


  考試內容及要求:


  語文學業考試的內容包括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和綜合性學習五個方面。


  (一)識字與寫字。識字方面,考查學生對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字義的掌握情況;寫字方面,考查學生書寫的正確、端正、整潔。


  (二)閱讀。閱讀主要考查現代文閱讀、文言文閱讀、優秀詩文的記誦積累等。現代文閱讀從詞句理解、文意把握、要點概括、內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考查學生的閱讀能力;文言文閱讀重點考查學生理解淺易文言文的能力;優秀詩文的記誦積累以《語文課程標準》的推薦篇目(80篇/段)為考查范圍。


  (三)寫作。重在考查學生規范、熟練地運用語言文字敘述、狀物、抒情、表達思想觀點的能力。要求能寫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和日常應用文。


  (四)口語交際。口語交際著重考查學生在具體交際情況中傾聽、表達、應對的能力,以及學生的參與意識和情意態度。口語交際的考查可以有多種形式。根據我市的實際情況,目前擬采用在紙筆測試中設置口語交際情景,讓學生用筆解答的考查形式。


  (五)綜合性學習。綜合性學習的考查內容是豐富、開放的,考查的形式也應是靈活多樣的。根據我市實際情況,目前擬采用在紙筆測試中設計體現綜合性學習特點和要求的試題進行考查。


  考試采用紙筆閉卷測試的方式,考試時間150分鐘,考試成績以等級呈現。試卷由試題卷和答題卷組成,在試題卷上作答無效,采用網上閱卷。


  試卷結構:


  試卷包括選擇題(包括基礎知識、閱讀)和非選擇題(包括填充題、選擇題、問答題、寫作題等)兩部分。


  試卷滿分120分。基礎知識與語言運用約占20%,閱讀約占40%,寫作約占40%


  解讀:


  試卷結構變化很大,以前中考試卷結構分為“積累與運用”、“閱讀”、“寫作”三大板塊,今年變成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個板塊。與此同時,今年考試題型比較重視對基礎知識的考查力度,字音、字形、句子。題目題量變大,內容增加。


  備考建議:


  1、復習中要養成規范書寫、認真看書閱讀的好習慣。尤其重視常見形近字、易錯字的區分,適當進行針對性訓練,注重對詞義的辨析與運用。


  2、作文備考在內容上要關注社會熱點,多思考現實生活、思考人生,表達個人真切感受和體驗。作文書寫的工整規范;不錯寫漏寫標題。


  3、保持卷面整潔,字跡工整。


  數學:


  保持穩定,小有變化


  考試內容及要求


  (一)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


  了解數的意義,理解數和代數運算的意義、算理,能夠合理地進行基本運算與估算;能夠在實際情境中有效地使用代數運算、代數模型及相關概念解決問題。


  能夠借助不同的方法探索幾何對象的有關性質;能夠使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幾何對象的大小、形狀以及相對應位置關系;能夠在頭腦里構件幾何對象,進行幾何圖形的分解與組合,能對某些圖形進行簡單的變換;能夠借助數學證明的方法確認數學命題的正確性。


  正確理解數據的含義,能夠結合實際需要展開調查,收集數據,有效地表達數據特征,會根據數據結果作合理的預測;了解概率的基本涵義。


  能使用計算器解決相應的數值計算問題和從事有關探索規律的活動。


  (二)解決問題的能力


  能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并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具有一定的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能合乎邏輯地與他人交流,具有初步的反思意識等等。


  (三)對數字的基本認識


  對數學內部統一性的認識(不同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不同數學方法之間的類比等),對數學與現實或其他學科知識之間聯系的認識等。


  試卷結構:


  全試卷包括I卷和II卷。I卷為選擇題,II卷為非選擇題。


  試卷包括選擇題、填空題和解答題三種題型。


  選擇題共12小題,每題3分,共36分;填空題共4小題,每題3分,共12分;解答題共9題,共72分。


  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實踐與綜合四個領域在試題中所占的比重與它們在教學中所占課時的百分比大致相同,數與代數約占45%,空間與圖形約占40%,統計與概率約占15%,實踐與綜合應用的考查結合在上述三部分內容之中。


  備考建議:


  1、學生應立足課本,注重最基本、最核心的內容。


  2、注重實際問題,學用結合,增強運用數學的意識。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強調學生聯系生活運用數學的能力,中考中這是必考點,復習時應學會轉化實際生活為數學問題,并解決問題。


  3、注重閱讀能力培養,加強識圖能力和處理圖表信息的能力。


  英語:


  難度穩中略有下降


  考試內容及要求:


  英語試題將側重考查學生的語言技能、語言知識、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跨文化交際能力。


  考試形式:采用閉卷筆答形式。考試時間:120分鐘。分值:120分。成績以等級呈現。難度系數:0.65左右。


  試卷結構:


  Ⅰ卷(選擇題):第一題(25小題),聽力測試,25分;第二題(15小題),選擇填空,15分;第三題(15小題),完形填空,25分;第四題(15小題),閱讀理解(3篇),30分。


  Ⅱ卷(非選擇題):第五題(5小題),詞與短語選擇題空,10分;第六題(10小題),閱讀理解填詞,10分;第七題書面表達,15分。


  解讀:


  聽力中加大對大對話和短文的理解。閱讀理解材料的篇幅略有增加,文長在300詞左右。所選材料可能涉及西方文化和價值觀的內容。增加主觀題比重,共35分。


  備考建議:


  1.做聽力題時,首先要懂得暫時放棄,學會自我暗示。其次,要積極進行聽前預測,聽完后迅速在試卷上答題,然后立即抓緊時間看一下題。后一階段應堅持聽力訓練,至少每天應有20分鐘,或聽課文磁帶、或做聽力訓練。應有意識地讓學生在下午2時左右聽聽力,使學生迅速地適應中考聽力時間上的變化。


  2.做題時一定要根據對話的具體情景選擇合理的答案,正確使用排除法。學生在復習過程中,應該注意固定詞組,詞的習慣用法,同類詞等,尤其是實義詞的歸納,同時注意詞語的拓展及運用。


  3.對詞義的辨析與理解,語法結構的考查是完形填空測試的重點。


  4.平時備考中應達到一定的閱讀量,且每篇短文的總字數應在300字左右,選材應有真實性和得體性。


  物理/化學:


  合卷分科,難度有增


  試卷結構


  物理、化學合卷,書面閉卷考試,考試時間120分鐘。試卷分為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卷面原始滿分130分。網上閱卷,成績呈等級呈現。


  選擇題中,物理9小題;非選擇題物理10小題。物理試題考試按70分鐘設置。物理試題分布:物質占15%,運動和相互作用約占45%,能量約占40%。其中涉及科學探究能力的內容約占35%。


  化學選擇題6小題,非選擇題8個。化學試題考試按50分鐘設置。化學試題:身邊的化學物質約占40%,物質構成的奧秘約占12%,物質的化學變化約占40%,化學與社會的發展約占8%。其中科學探究能力及化學實驗技能的考查約占30%。


  解讀:


  去年,物理和化學是作為科學課考查,今年為物理、化學分兩考,難度要增加。科學探究,比去年更細化一些,知識點的難度要求有提高,如原來液體壓強的計算(原來不要求,現在要求很高)浮力、效率、杠桿、專業性更強。


  化學記憶性的知識少了一些,更注重的是理解,考察學生的能力,特別是與生活、生產相結合的能力,并且新增加了一些內容,比如煉鐵的高爐等內容。


  思想品德/歷史與社會


  前者新增知識點


  后者減少為兩本書


  思想品德考查內容:


  思想品德學業考試內容整合為三大領域:1、“我的成長”占8分。2、“法律與我同行”占8分。3、“承擔責任,融入社會”占24分。


  歷史與社會考查內容(略)


  試卷結構


  思想品德、歷史與社會合卷,考試為開卷筆答形式,考試時間90分鐘,滿分80分,各40分。


  思想品德學科選擇題(15個小題,共30分)和非選擇題(2小題,共10分)兩種題型。歷史與社會與它相同。


  解讀:


  思想品德,新增加了一些與學生生活、學習實際緊密相連的知識點,如“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發現自己的潛能”、“享受健康的網絡交往”、“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學會理財”等,對于新增的內容,學生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


  歷史與社會由去年三本書(七上、八下、九全)減少為兩本書(八下、九全),減少了明清時期社會經濟的發展。明清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等內容,九年級全一冊的內容占到全卷的50%,比去年增加5%,即大致增加2分的考試內容。增加了“可持續發展思想、政治民主化追求、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等內容。記者周銳

  記者從市教科院獲悉:《2010年武漢市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說明》已印刷完成,正陸續下發到各區及各學校。作為2010年中考的考試說明,對初三畢業生的后階段的復習備考尤其重要。


  《考試說明》分為語文、數學、英語、思想品德、歷史與社會、物理、化學等7門學科。每科包括命依據;命題原則;考試內容及要求;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題型示例;參考試卷等6大內容。


  本報在簡要刊發說明的同時還特邀請武漢市多所初中的各科優秀老師,對《中考說明》進行了解讀,希望有助考生針對性備考。


  語文:


  試卷結構有變,更重基礎知識


  考試內容及要求:


  語文學業考試的內容包括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和綜合性學習五個方面。


  (一)識字與寫字。識字方面,考查學生對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字義的掌握情況;寫字方面,考查學生書寫的正確、端正、整潔。


  (二)閱讀。閱讀主要考查現代文閱讀、文言文閱讀、優秀詩文的記誦積累等。現代文閱讀從詞句理解、文意把握、要點概括、內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考查學生的閱讀能力;文言文閱讀重點考查學生理解淺易文言文的能力;優秀詩文的記誦積累以《語文課程標準》的推薦篇目(80篇/段)為考查范圍。


  (三)寫作。重在考查學生規范、熟練地運用語言文字敘述、狀物、抒情、表達思想觀點的能力。要求能寫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和日常應用文。


  (四)口語交際。口語交際著重考查學生在具體交際情況中傾聽、表達、應對的能力,以及學生的參與意識和情意態度。口語交際的考查可以有多種形式。根據我市的實際情況,目前擬采用在紙筆測試中設置口語交際情景,讓學生用筆解答的考查形式。


  (五)綜合性學習。綜合性學習的考查內容是豐富、開放的,考查的形式也應是靈活多樣的。根據我市實際情況,目前擬采用在紙筆測試中設計體現綜合性學習特點和要求的試題進行考查。


  考試采用紙筆閉卷測試的方式,考試時間150分鐘,考試成績以等級呈現。試卷由試題卷和答題卷組成,在試題卷上作答無效,采用網上閱卷。


  試卷結構:


  試卷包括選擇題(包括基礎知識、閱讀)和非選擇題(包括填充題、選擇題、問答題、寫作題等)兩部分。


  試卷滿分120分。基礎知識與語言運用約占20%,閱讀約占40%,寫作約占40%


  解讀:


  試卷結構變化很大,以前中考試卷結構分為“積累與運用”、“閱讀”、“寫作”三大板塊,今年變成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個板塊。與此同時,今年考試題型比較重視對基礎知識的考查力度,字音、字形、句子。題目題量變大,內容增加。


  備考建議:


  1、復習中要養成規范書寫、認真看書閱讀的好習慣。尤其重視常見形近字、易錯字的區分,適當進行針對性訓練,注重對詞義的辨析與運用。


  2、作文備考在內容上要關注社會熱點,多思考現實生活、思考人生,表達個人真切感受和體驗。作文書寫的工整規范;不錯寫漏寫標題。


  3、保持卷面整潔,字跡工整。


  數學:


  保持穩定,小有變化


  考試內容及要求


  (一)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


  了解數的意義,理解數和代數運算的意義、算理,能夠合理地進行基本運算與估算;能夠在實際情境中有效地使用代數運算、代數模型及相關概念解決問題。


  能夠借助不同的方法探索幾何對象的有關性質;能夠使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幾何對象的大小、形狀以及相對應位置關系;能夠在頭腦里構件幾何對象,進行幾何圖形的分解與組合,能對某些圖形進行簡單的變換;能夠借助數學證明的方法確認數學命題的正確性。


  正確理解數據的含義,能夠結合實際需要展開調查,收集數據,有效地表達數據特征,會根據數據結果作合理的預測;了解概率的基本涵義。


  能使用計算器解決相應的數值計算問題和從事有關探索規律的活動。


  (二)解決問題的能力


  能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并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具有一定的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能合乎邏輯地與他人交流,具有初步的反思意識等等。


  (三)對數字的基本認識


  對數學內部統一性的認識(不同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不同數學方法之間的類比等),對數學與現實或其他學科知識之間聯系的認識等。


  試卷結構:


  全試卷包括I卷和II卷。I卷為選擇題,II卷為非選擇題。


  試卷包括選擇題、填空題和解答題三種題型。


  選擇題共12小題,每題3分,共36分;填空題共4小題,每題3分,共12分;解答題共9題,共72分。


  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實踐與綜合四個領域在試題中所占的比重與它們在教學中所占課時的百分比大致相同,數與代數約占45%,空間與圖形約占40%,統計與概率約占15%,實踐與綜合應用的考查結合在上述三部分內容之中。


  備考建議:


  1、學生應立足課本,注重最基本、最核心的內容。


  2、注重實際問題,學用結合,增強運用數學的意識。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強調學生聯系生活運用數學的能力,中考中這是必考點,復習時應學會轉化實際生活為數學問題,并解決問題。


  3、注重閱讀能力培養,加強識圖能力和處理圖表信息的能力。


  英語:


  難度穩中略有下降


  考試內容及要求:


  英語試題將側重考查學生的語言技能、語言知識、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跨文化交際能力。


  考試形式:采用閉卷筆答形式。考試時間:120分鐘。分值:120分。成績以等級呈現。難度系數:0.65左右。


  試卷結構:


  Ⅰ卷(選擇題):第一題(25小題),聽力測試,25分;第二題(15小題),選擇填空,15分;第三題(15小題),完形填空,25分;第四題(15小題),閱讀理解(3篇),30分。


  Ⅱ卷(非選擇題):第五題(5小題),詞與短語選擇題空,10分;第六題(10小題),閱讀理解填詞,10分;第七題書面表達,15分。


  解讀:


  聽力中加大對大對話和短文的理解。閱讀理解材料的篇幅略有增加,文長在300詞左右。所選材料可能涉及西方文化和價值觀的內容。增加主觀題比重,共35分。


  備考建議:


  1.做聽力題時,首先要懂得暫時放棄,學會自我暗示。其次,要積極進行聽前預測,聽完后迅速在試卷上答題,然后立即抓緊時間看一下題。后一階段應堅持聽力訓練,至少每天應有20分鐘,或聽課文磁帶、或做聽力訓練。應有意識地讓學生在下午2時左右聽聽力,使學生迅速地適應中考聽力時間上的變化。


  2.做題時一定要根據對話的具體情景選擇合理的答案,正確使用排除法。學生在復習過程中,應該注意固定詞組,詞的習慣用法,同類詞等,尤其是實義詞的歸納,同時注意詞語的拓展及運用。


  3.對詞義的辨析與理解,語法結構的考查是完形填空測試的重點。


  4.平時備考中應達到一定的閱讀量,且每篇短文的總字數應在300字左右,選材應有真實性和得體性。


  物理/化學:


  合卷分科,難度有增


  試卷結構


  物理、化學合卷,書面閉卷考試,考試時間120分鐘。試卷分為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卷面原始滿分130分。網上閱卷,成績呈等級呈現。


  選擇題中,物理9小題;非選擇題物理10小題。物理試題考試按70分鐘設置。物理試題分布:物質占15%,運動和相互作用約占45%,能量約占40%。其中涉及科學探究能力的內容約占35%。


  化學選擇題6小題,非選擇題8個。化學試題考試按50分鐘設置。化學試題:身邊的化學物質約占40%,物質構成的奧秘約占12%,物質的化學變化約占40%,化學與社會的發展約占8%。其中科學探究能力及化學實驗技能的考查約占30%。


  解讀:


  去年,物理和化學是作為科學課考查,今年為物理、化學分兩考,難度要增加。科學探究,比去年更細化一些,知識點的難度要求有提高,如原來液體壓強的計算(原來不要求,現在要求很高)浮力、效率、杠桿、專業性更強。


  化學記憶性的知識少了一些,更注重的是理解,考察學生的能力,特別是與生活、生產相結合的能力,并且新增加了一些內容,比如煉鐵的高爐等內容。


  思想品德/歷史與社會


  前者新增知識點


  后者減少為兩本書


  思想品德考查內容:


  思想品德學業考試內容整合為三大領域:1、“我的成長”占8分。2、“法律與我同行”占8分。3、“承擔責任,融入社會”占24分。


  歷史與社會考查內容(略)


  試卷結構


  思想品德、歷史與社會合卷,考試為開卷筆答形式,考試時間90分鐘,滿分80分,各40分。


  思想品德學科選擇題(15個小題,共30分)和非選擇題(2小題,共10分)兩種題型。歷史與社會與它相同。


  解讀:


  思想品德,新增加了一些與學生生活、學習實際緊密相連的知識點,如“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發現自己的潛能”、“享受健康的網絡交往”、“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學會理財”等,對于新增的內容,學生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


  歷史與社會由去年三本書(七上、八下、九全)減少為兩本書(八下、九全),減少了明清時期社會經濟的發展。明清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等內容,九年級全一冊的內容占到全卷的50%,比去年增加5%,即大致增加2分的考試內容。增加了“可持續發展思想、政治民主化追求、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等內容。記者周銳

上門補習


補習 上門補習 補習介紹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