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習-深圳今年增一成高中學位 新校建成緩解學位壓力 |
http://tutor.howang.hk/-香港補習城
|
|
在近日舉行的深圳市、區教育局聯合召開的新聞通氣會上,教育局副局長唐海海公布了關于2010年深圳市中小學位計劃的具體安排,今年深圳的小一學位將增加3000多個,比去年增加4%左右;初一學位增加了7000多個,比去年增加6%左右;高一學位增量最大,比去年增加10%左右,一批寄宿制高中也正在建設過程當中。這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深圳高中學位緊缺的現狀。 考公辦普高難過大學 有關資料顯示,深圳市初中學生人數已進入高峰期,2001年~2005年全市初三畢業生人數從21010人增加到43244人,平均每年增加5558人。2008年達到50700人,較2007年增加4965人。2008年到2009年,深圳基礎教育在校生達到92.6萬人,其中初中21.4萬人。預計未來幾年,深圳市初中畢業生還將以年均10%的速度遞增,即每年凈增學生數達5000~6000人。 同時,教育局的報告又顯示,包括第五至第九高級中學在內的十所高中全部建成后,可以提供公辦普通高中學位為2.94萬個,僅能基本緩解深圳普高的供求矛盾。 近年來,隨著高校擴招和深圳市初中畢業生激增,深圳的高中教育尤其是普高教育的發展進入了瓶頸。高中教育的發展遠不能滿足老百姓對優質高中學位日益增長的需求,高中學位緊缺情況尤為突出。 據悉,深圳市去年每100個報考高中的初中畢業生中,只有48個能夠最終考上公辦普通高中,而同年,高考的本科錄取率為52%。也就是說,考公辦普高比考大學本科還難。 高中學位緊缺是深圳發展到現階段出現的綜合性的社會問題,也與深圳人口結構的特殊性有關。深圳常住人口和非常住人口數量比例倒掛,而教育資源是按常住人口來配置的。以2008年中考為例,全市50699名考生中,暫住戶口考生就達到18044人。 今年高中學位需求壓力大 “今年高中學位的增長幅度最大,主要得益于即將投入使用的幾所學校。”教育局政策法規處處長胡新天表示,今年高中學位的需求是近年來壓力最大的一年,除了即將投入使用的3所新建成的學校以外,還有另外幾所學校也即將動工,這些學校將大大緩解深圳逐年增大的高中學位壓力。 王女士的兒子目前正在羅湖區某學校讀初二,對于深圳較大幅度增多高中學位的做法,她覺得早就該如此了。 但她同時認為學位增長的幅度還遠遠滿足不了深圳初中畢業生的需求,“我有些老鄉的孩子希望在義務教育階段之后繼續接受普高教育,但孩子的考分又不夠,所以只能舍近求遠,送孩子回老家讀書。” 留學低齡化成趨勢 在深圳某金融機構工作的李先生表示,學位是增加了,但優質學位恐怕很難增加,對于“望子成龍”的他和妻子來說,如果孩子考不上好高中,還是會考慮送孩子出國接受教育,“我的很多同事都是做了兩手準備,如果中考考得不理想,就讓孩子出國讀高中。” “目前留學低齡化在深圳已成為一個趨勢,現在有條件的家長,為了孩子能夠接受好的教育,就選擇將他們送到海外的學校就讀”,啟德教育集團廣州公司總經理張超表示,深圳每年都有不少家庭送孩子出國讀高中,而且這個趨勢還在以每年約10%的比例不斷上升。 深圳學生 或可赴港讀高中 在向內地開放高中學位方面,香港政務司司長唐英年曾表示,希望從2010年9月開始,先期招收內地學生,收十來個內地學生實驗,并從中摸索經驗。這也意味著,在不久的將來,深圳學生或可赴香港讀高中了。 對于深圳的家庭來說,如果要送子女赴港上高中,主要的問題還是高昂的學費。目前,香港私立中學高中階段學費每年在8萬~10萬港元左右,加上每年約2萬港元的生活費,在香港讀完3年高中至少需要30萬港元。 “赴港讀高中的費用雖然高,但畢竟還是比出國讀要便宜不少,而且畢竟離深圳近。”孩子正在讀初一的學生家長劉女士表示,如果香港真的向內地生開放高中學位,應該會有家長考慮送孩子赴港讀書。
在近日舉行的深圳市、區教育局聯合召開的新聞通氣會上,教育局副局長唐海海公布了關于2010年深圳市中小學位計劃的具體安排,今年深圳的小一學位將增加3000多個,比去年增加4%左右;初一學位增加了7000多個,比去年增加6%左右;高一學位增量最大,比去年增加10%左右,一批寄宿制高中也正在建設過程當中。這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深圳高中學位緊缺的現狀。 考公辦普高難過大學 有關資料顯示,深圳市初中學生人數已進入高峰期,2001年~2005年全市初三畢業生人數從21010人增加到43244人,平均每年增加5558人。2008年達到50700人,較2007年增加4965人。2008年到2009年,深圳基礎教育在校生達到92.6萬人,其中初中21.4萬人。預計未來幾年,深圳市初中畢業生還將以年均10%的速度遞增,即每年凈增學生數達5000~6000人。 同時,教育局的報告又顯示,包括第五至第九高級中學在內的十所高中全部建成后,可以提供公辦普通高中學位為2.94萬個,僅能基本緩解深圳普高的供求矛盾。 近年來,隨著高校擴招和深圳市初中畢業生激增,深圳的高中教育尤其是普高教育的發展進入了瓶頸。高中教育的發展遠不能滿足老百姓對優質高中學位日益增長的需求,高中學位緊缺情況尤為突出。 據悉,深圳市去年每100個報考高中的初中畢業生中,只有48個能夠最終考上公辦普通高中,而同年,高考的本科錄取率為52%。也就是說,考公辦普高比考大學本科還難。 高中學位緊缺是深圳發展到現階段出現的綜合性的社會問題,也與深圳人口結構的特殊性有關。深圳常住人口和非常住人口數量比例倒掛,而教育資源是按常住人口來配置的。以2008年中考為例,全市50699名考生中,暫住戶口考生就達到18044人。 今年高中學位需求壓力大 “今年高中學位的增長幅度最大,主要得益于即將投入使用的幾所學校。”教育局政策法規處處長胡新天表示,今年高中學位的需求是近年來壓力最大的一年,除了即將投入使用的3所新建成的學校以外,還有另外幾所學校也即將動工,這些學校將大大緩解深圳逐年增大的高中學位壓力。 王女士的兒子目前正在羅湖區某學校讀初二,對于深圳較大幅度增多高中學位的做法,她覺得早就該如此了。 但她同時認為學位增長的幅度還遠遠滿足不了深圳初中畢業生的需求,“我有些老鄉的孩子希望在義務教育階段之后繼續接受普高教育,但孩子的考分又不夠,所以只能舍近求遠,送孩子回老家讀書。” 留學低齡化成趨勢 在深圳某金融機構工作的李先生表示,學位是增加了,但優質學位恐怕很難增加,對于“望子成龍”的他和妻子來說,如果孩子考不上好高中,還是會考慮送孩子出國接受教育,“我的很多同事都是做了兩手準備,如果中考考得不理想,就讓孩子出國讀高中。” “目前留學低齡化在深圳已成為一個趨勢,現在有條件的家長,為了孩子能夠接受好的教育,就選擇將他們送到海外的學校就讀”,啟德教育集團廣州公司總經理張超表示,深圳每年都有不少家庭送孩子出國讀高中,而且這個趨勢還在以每年約10%的比例不斷上升。 深圳學生 或可赴港讀高中 在向內地開放高中學位方面,香港政務司司長唐英年曾表示,希望從2010年9月開始,先期招收內地學生,收十來個內地學生實驗,并從中摸索經驗。這也意味著,在不久的將來,深圳學生或可赴香港讀高中了。 對于深圳的家庭來說,如果要送子女赴港上高中,主要的問題還是高昂的學費。目前,香港私立中學高中階段學費每年在8萬~10萬港元左右,加上每年約2萬港元的生活費,在香港讀完3年高中至少需要30萬港元。 “赴港讀高中的費用雖然高,但畢竟還是比出國讀要便宜不少,而且畢竟離深圳近。”孩子正在讀初一的學生家長劉女士表示,如果香港真的向內地生開放高中學位,應該會有家長考慮送孩子赴港讀書。
在近日舉行的深圳市、區教育局聯合召開的新聞通氣會上,教育局副局長唐海海公布了關于2010年深圳市中小學位計劃的具體安排,今年深圳的小一學位將增加3000多個,比去年增加4%左右;初一學位增加了7000多個,比去年增加6%左右;高一學位增量最大,比去年增加10%左右,一批寄宿制高中也正在建設過程當中。這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深圳高中學位緊缺的現狀。 考公辦普高難過大學 有關資料顯示,深圳市初中學生人數已進入高峰期,2001年~2005年全市初三畢業生人數從21010人增加到43244人,平均每年增加5558人。2008年達到50700人,較2007年增加4965人。2008年到2009年,深圳基礎教育在校生達到92.6萬人,其中初中21.4萬人。預計未來幾年,深圳市初中畢業生還將以年均10%的速度遞增,即每年凈增學生數達5000~6000人。 同時,教育局的報告又顯示,包括第五至第九高級中學在內的十所高中全部建成后,可以提供公辦普通高中學位為2.94萬個,僅能基本緩解深圳普高的供求矛盾。 近年來,隨著高校擴招和深圳市初中畢業生激增,深圳的高中教育尤其是普高教育的發展進入了瓶頸。高中教育的發展遠不能滿足老百姓對優質高中學位日益增長的需求,高中學位緊缺情況尤為突出。 據悉,深圳市去年每100個報考高中的初中畢業生中,只有48個能夠最終考上公辦普通高中,而同年,高考的本科錄取率為52%。也就是說,考公辦普高比考大學本科還難。 高中學位緊缺是深圳發展到現階段出現的綜合性的社會問題,也與深圳人口結構的特殊性有關。深圳常住人口和非常住人口數量比例倒掛,而教育資源是按常住人口來配置的。以2008年中考為例,全市50699名考生中,暫住戶口考生就達到18044人。 今年高中學位需求壓力大 “今年高中學位的增長幅度最大,主要得益于即將投入使用的幾所學校。”教育局政策法規處處長胡新天表示,今年高中學位的需求是近年來壓力最大的一年,除了即將投入使用的3所新建成的學校以外,還有另外幾所學校也即將動工,這些學校將大大緩解深圳逐年增大的高中學位壓力。 王女士的兒子目前正在羅湖區某學校讀初二,對于深圳較大幅度增多高中學位的做法,她覺得早就該如此了。 但她同時認為學位增長的幅度還遠遠滿足不了深圳初中畢業生的需求,“我有些老鄉的孩子希望在義務教育階段之后繼續接受普高教育,但孩子的考分又不夠,所以只能舍近求遠,送孩子回老家讀書。” 留學低齡化成趨勢 在深圳某金融機構工作的李先生表示,學位是增加了,但優質學位恐怕很難增加,對于“望子成龍”的他和妻子來說,如果孩子考不上好高中,還是會考慮送孩子出國接受教育,“我的很多同事都是做了兩手準備,如果中考考得不理想,就讓孩子出國讀高中。” “目前留學低齡化在深圳已成為一個趨勢,現在有條件的家長,為了孩子能夠接受好的教育,就選擇將他們送到海外的學校就讀”,啟德教育集團廣州公司總經理張超表示,深圳每年都有不少家庭送孩子出國讀高中,而且這個趨勢還在以每年約10%的比例不斷上升。 深圳學生 或可赴港讀高中 在向內地開放高中學位方面,香港政務司司長唐英年曾表示,希望從2010年9月開始,先期招收內地學生,收十來個內地學生實驗,并從中摸索經驗。這也意味著,在不久的將來,深圳學生或可赴香港讀高中了。 對于深圳的家庭來說,如果要送子女赴港上高中,主要的問題還是高昂的學費。目前,香港私立中學高中階段學費每年在8萬~10萬港元左右,加上每年約2萬港元的生活費,在香港讀完3年高中至少需要30萬港元。 “赴港讀高中的費用雖然高,但畢竟還是比出國讀要便宜不少,而且畢竟離深圳近。”孩子正在讀初一的學生家長劉女士表示,如果香港真的向內地生開放高中學位,應該會有家長考慮送孩子赴港讀書。
在近日舉行的深圳市、區教育局聯合召開的新聞通氣會上,教育局副局長唐海海公布了關于2010年深圳市中小學位計劃的具體安排,今年深圳的小一學位將增加3000多個,比去年增加4%左右;初一學位增加了7000多個,比去年增加6%左右;高一學位增量最大,比去年增加10%左右,一批寄宿制高中也正在建設過程當中。這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深圳高中學位緊缺的現狀。 考公辦普高難過大學 有關資料顯示,深圳市初中學生人數已進入高峰期,2001年~2005年全市初三畢業生人數從21010人增加到43244人,平均每年增加5558人。2008年達到50700人,較2007年增加4965人。2008年到2009年,深圳基礎教育在校生達到92.6萬人,其中初中21.4萬人。預計未來幾年,深圳市初中畢業生還將以年均10%的速度遞增,即每年凈增學生數達5000~6000人。 同時,教育局的報告又顯示,包括第五至第九高級中學在內的十所高中全部建成后,可以提供公辦普通高中學位為2.94萬個,僅能基本緩解深圳普高的供求矛盾。 近年來,隨著高校擴招和深圳市初中畢業生激增,深圳的高中教育尤其是普高教育的發展進入了瓶頸。高中教育的發展遠不能滿足老百姓對優質高中學位日益增長的需求,高中學位緊缺情況尤為突出。 據悉,深圳市去年每100個報考高中的初中畢業生中,只有48個能夠最終考上公辦普通高中,而同年,高考的本科錄取率為52%。也就是說,考公辦普高比考大學本科還難。 高中學位緊缺是深圳發展到現階段出現的綜合性的社會問題,也與深圳人口結構的特殊性有關。深圳常住人口和非常住人口數量比例倒掛,而教育資源是按常住人口來配置的。以2008年中考為例,全市50699名考生中,暫住戶口考生就達到18044人。 今年高中學位需求壓力大 “今年高中學位的增長幅度最大,主要得益于即將投入使用的幾所學校。”教育局政策法規處處長胡新天表示,今年高中學位的需求是近年來壓力最大的一年,除了即將投入使用的3所新建成的學校以外,還有另外幾所學校也即將動工,這些學校將大大緩解深圳逐年增大的高中學位壓力。 王女士的兒子目前正在羅湖區某學校讀初二,對于深圳較大幅度增多高中學位的做法,她覺得早就該如此了。 但她同時認為學位增長的幅度還遠遠滿足不了深圳初中畢業生的需求,“我有些老鄉的孩子希望在義務教育階段之后繼續接受普高教育,但孩子的考分又不夠,所以只能舍近求遠,送孩子回老家讀書。” 留學低齡化成趨勢 在深圳某金融機構工作的李先生表示,學位是增加了,但優質學位恐怕很難增加,對于“望子成龍”的他和妻子來說,如果孩子考不上好高中,還是會考慮送孩子出國接受教育,“我的很多同事都是做了兩手準備,如果中考考得不理想,就讓孩子出國讀高中。” “目前留學低齡化在深圳已成為一個趨勢,現在有條件的家長,為了孩子能夠接受好的教育,就選擇將他們送到海外的學校就讀”,啟德教育集團廣州公司總經理張超表示,深圳每年都有不少家庭送孩子出國讀高中,而且這個趨勢還在以每年約10%的比例不斷上升。 深圳學生 或可赴港讀高中 在向內地開放高中學位方面,香港政務司司長唐英年曾表示,希望從2010年9月開始,先期招收內地學生,收十來個內地學生實驗,并從中摸索經驗。這也意味著,在不久的將來,深圳學生或可赴香港讀高中了。 對于深圳的家庭來說,如果要送子女赴港上高中,主要的問題還是高昂的學費。目前,香港私立中學高中階段學費每年在8萬~10萬港元左右,加上每年約2萬港元的生活費,在香港讀完3年高中至少需要30萬港元。 “赴港讀高中的費用雖然高,但畢竟還是比出國讀要便宜不少,而且畢竟離深圳近。”孩子正在讀初一的學生家長劉女士表示,如果香港真的向內地生開放高中學位,應該會有家長考慮送孩子赴港讀書。
在近日舉行的深圳市、區教育局聯合召開的新聞通氣會上,教育局副局長唐海海公布了關于2010年深圳市中小學位計劃的具體安排,今年深圳的小一學位將增加3000多個,比去年增加4%左右;初一學位增加了7000多個,比去年增加6%左右;高一學位增量最大,比去年增加10%左右,一批寄宿制高中也正在建設過程當中。這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深圳高中學位緊缺的現狀。 考公辦普高難過大學 有關資料顯示,深圳市初中學生人數已進入高峰期,2001年~2005年全市初三畢業生人數從21010人增加到43244人,平均每年增加5558人。2008年達到50700人,較2007年增加4965人。2008年到2009年,深圳基礎教育在校生達到92.6萬人,其中初中21.4萬人。預計未來幾年,深圳市初中畢業生還將以年均10%的速度遞增,即每年凈增學生數達5000~6000人。 同時,教育局的報告又顯示,包括第五至第九高級中學在內的十所高中全部建成后,可以提供公辦普通高中學位為2.94萬個,僅能基本緩解深圳普高的供求矛盾。 近年來,隨著高校擴招和深圳市初中畢業生激增,深圳的高中教育尤其是普高教育的發展進入了瓶頸。高中教育的發展遠不能滿足老百姓對優質高中學位日益增長的需求,高中學位緊缺情況尤為突出。 據悉,深圳市去年每100個報考高中的初中畢業生中,只有48個能夠最終考上公辦普通高中,而同年,高考的本科錄取率為52%。也就是說,考公辦普高比考大學本科還難。 高中學位緊缺是深圳發展到現階段出現的綜合性的社會問題,也與深圳人口結構的特殊性有關。深圳常住人口和非常住人口數量比例倒掛,而教育資源是按常住人口來配置的。以2008年中考為例,全市50699名考生中,暫住戶口考生就達到18044人。 今年高中學位需求壓力大 “今年高中學位的增長幅度最大,主要得益于即將投入使用的幾所學校。”教育局政策法規處處長胡新天表示,今年高中學位的需求是近年來壓力最大的一年,除了即將投入使用的3所新建成的學校以外,還有另外幾所學校也即將動工,這些學校將大大緩解深圳逐年增大的高中學位壓力。 王女士的兒子目前正在羅湖區某學校讀初二,對于深圳較大幅度增多高中學位的做法,她覺得早就該如此了。 但她同時認為學位增長的幅度還遠遠滿足不了深圳初中畢業生的需求,“我有些老鄉的孩子希望在義務教育階段之后繼續接受普高教育,但孩子的考分又不夠,所以只能舍近求遠,送孩子回老家讀書。” 留學低齡化成趨勢 在深圳某金融機構工作的李先生表示,學位是增加了,但優質學位恐怕很難增加,對于“望子成龍”的他和妻子來說,如果孩子考不上好高中,還是會考慮送孩子出國接受教育,“我的很多同事都是做了兩手準備,如果中考考得不理想,就讓孩子出國讀高中。” “目前留學低齡化在深圳已成為一個趨勢,現在有條件的家長,為了孩子能夠接受好的教育,就選擇將他們送到海外的學校就讀”,啟德教育集團廣州公司總經理張超表示,深圳每年都有不少家庭送孩子出國讀高中,而且這個趨勢還在以每年約10%的比例不斷上升。 深圳學生 或可赴港讀高中 在向內地開放高中學位方面,香港政務司司長唐英年曾表示,希望從2010年9月開始,先期招收內地學生,收十來個內地學生實驗,并從中摸索經驗。這也意味著,在不久的將來,深圳學生或可赴香港讀高中了。 對于深圳的家庭來說,如果要送子女赴港上高中,主要的問題還是高昂的學費。目前,香港私立中學高中階段學費每年在8萬~10萬港元左右,加上每年約2萬港元的生活費,在香港讀完3年高中至少需要30萬港元。 “赴港讀高中的費用雖然高,但畢竟還是比出國讀要便宜不少,而且畢竟離深圳近。”孩子正在讀初一的學生家長劉女士表示,如果香港真的向內地生開放高中學位,應該會有家長考慮送孩子赴港讀書。
在近日舉行的深圳市、區教育局聯合召開的新聞通氣會上,教育局副局長唐海海公布了關于2010年深圳市中小學位計劃的具體安排,今年深圳的小一學位將增加3000多個,比去年增加4%左右;初一學位增加了7000多個,比去年增加6%左右;高一學位增量最大,比去年增加10%左右,一批寄宿制高中也正在建設過程當中。這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深圳高中學位緊缺的現狀。 考公辦普高難過大學 有關資料顯示,深圳市初中學生人數已進入高峰期,2001年~2005年全市初三畢業生人數從21010人增加到43244人,平均每年增加5558人。2008年達到50700人,較2007年增加4965人。2008年到2009年,深圳基礎教育在校生達到92.6萬人,其中初中21.4萬人。預計未來幾年,深圳市初中畢業生還將以年均10%的速度遞增,即每年凈增學生數達5000~6000人。 同時,教育局的報告又顯示,包括第五至第九高級中學在內的十所高中全部建成后,可以提供公辦普通高中學位為2.94萬個,僅能基本緩解深圳普高的供求矛盾。 近年來,隨著高校擴招和深圳市初中畢業生激增,深圳的高中教育尤其是普高教育的發展進入了瓶頸。高中教育的發展遠不能滿足老百姓對優質高中學位日益增長的需求,高中學位緊缺情況尤為突出。 據悉,深圳市去年每100個報考高中的初中畢業生中,只有48個能夠最終考上公辦普通高中,而同年,高考的本科錄取率為52%。也就是說,考公辦普高比考大學本科還難。 高中學位緊缺是深圳發展到現階段出現的綜合性的社會問題,也與深圳人口結構的特殊性有關。深圳常住人口和非常住人口數量比例倒掛,而教育資源是按常住人口來配置的。以2008年中考為例,全市50699名考生中,暫住戶口考生就達到18044人。 今年高中學位需求壓力大 “今年高中學位的增長幅度最大,主要得益于即將投入使用的幾所學校。”教育局政策法規處處長胡新天表示,今年高中學位的需求是近年來壓力最大的一年,除了即將投入使用的3所新建成的學校以外,還有另外幾所學校也即將動工,這些學校將大大緩解深圳逐年增大的高中學位壓力。 王女士的兒子目前正在羅湖區某學校讀初二,對于深圳較大幅度增多高中學位的做法,她覺得早就該如此了。 但她同時認為學位增長的幅度還遠遠滿足不了深圳初中畢業生的需求,“我有些老鄉的孩子希望在義務教育階段之后繼續接受普高教育,但孩子的考分又不夠,所以只能舍近求遠,送孩子回老家讀書。” 留學低齡化成趨勢 在深圳某金融機構工作的李先生表示,學位是增加了,但優質學位恐怕很難增加,對于“望子成龍”的他和妻子來說,如果孩子考不上好高中,還是會考慮送孩子出國接受教育,“我的很多同事都是做了兩手準備,如果中考考得不理想,就讓孩子出國讀高中。” “目前留學低齡化在深圳已成為一個趨勢,現在有條件的家長,為了孩子能夠接受好的教育,就選擇將他們送到海外的學校就讀”,啟德教育集團廣州公司總經理張超表示,深圳每年都有不少家庭送孩子出國讀高中,而且這個趨勢還在以每年約10%的比例不斷上升。 深圳學生 或可赴港讀高中 在向內地開放高中學位方面,香港政務司司長唐英年曾表示,希望從2010年9月開始,先期招收內地學生,收十來個內地學生實驗,并從中摸索經驗。這也意味著,在不久的將來,深圳學生或可赴香港讀高中了。 對于深圳的家庭來說,如果要送子女赴港上高中,主要的問題還是高昂的學費。目前,香港私立中學高中階段學費每年在8萬~10萬港元左右,加上每年約2萬港元的生活費,在香港讀完3年高中至少需要30萬港元。 “赴港讀高中的費用雖然高,但畢竟還是比出國讀要便宜不少,而且畢竟離深圳近。”孩子正在讀初一的學生家長劉女士表示,如果香港真的向內地生開放高中學位,應該會有家長考慮送孩子赴港讀書。
在近日舉行的深圳市、區教育局聯合召開的新聞通氣會上,教育局副局長唐海海公布了關于2010年深圳市中小學位計劃的具體安排,今年深圳的小一學位將增加3000多個,比去年增加4%左右;初一學位增加了7000多個,比去年增加6%左右;高一學位增量最大,比去年增加10%左右,一批寄宿制高中也正在建設過程當中。這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深圳高中學位緊缺的現狀。 考公辦普高難過大學 有關資料顯示,深圳市初中學生人數已進入高峰期,2001年~2005年全市初三畢業生人數從21010人增加到43244人,平均每年增加5558人。2008年達到50700人,較2007年增加4965人。2008年到2009年,深圳基礎教育在校生達到92.6萬人,其中初中21.4萬人。預計未來幾年,深圳市初中畢業生還將以年均10%的速度遞增,即每年凈增學生數達5000~6000人。 同時,教育局的報告又顯示,包括第五至第九高級中學在內的十所高中全部建成后,可以提供公辦普通高中學位為2.94萬個,僅能基本緩解深圳普高的供求矛盾。 近年來,隨著高校擴招和深圳市初中畢業生激增,深圳的高中教育尤其是普高教育的發展進入了瓶頸。高中教育的發展遠不能滿足老百姓對優質高中學位日益增長的需求,高中學位緊缺情況尤為突出。 據悉,深圳市去年每100個報考高中的初中畢業生中,只有48個能夠最終考上公辦普通高中,而同年,高考的本科錄取率為52%。也就是說,考公辦普高比考大學本科還難。 高中學位緊缺是深圳發展到現階段出現的綜合性的社會問題,也與深圳人口結構的特殊性有關。深圳常住人口和非常住人口數量比例倒掛,而教育資源是按常住人口來配置的。以2008年中考為例,全市50699名考生中,暫住戶口考生就達到18044人。 今年高中學位需求壓力大 “今年高中學位的增長幅度最大,主要得益于即將投入使用的幾所學校。”教育局政策法規處處長胡新天表示,今年高中學位的需求是近年來壓力最大的一年,除了即將投入使用的3所新建成的學校以外,還有另外幾所學校也即將動工,這些學校將大大緩解深圳逐年增大的高中學位壓力。 王女士的兒子目前正在羅湖區某學校讀初二,對于深圳較大幅度增多高中學位的做法,她覺得早就該如此了。 但她同時認為學位增長的幅度還遠遠滿足不了深圳初中畢業生的需求,“我有些老鄉的孩子希望在義務教育階段之后繼續接受普高教育,但孩子的考分又不夠,所以只能舍近求遠,送孩子回老家讀書。” 留學低齡化成趨勢 在深圳某金融機構工作的李先生表示,學位是增加了,但優質學位恐怕很難增加,對于“望子成龍”的他和妻子來說,如果孩子考不上好高中,還是會考慮送孩子出國接受教育,“我的很多同事都是做了兩手準備,如果中考考得不理想,就讓孩子出國讀高中。” “目前留學低齡化在深圳已成為一個趨勢,現在有條件的家長,為了孩子能夠接受好的教育,就選擇將他們送到海外的學校就讀”,啟德教育集團廣州公司總經理張超表示,深圳每年都有不少家庭送孩子出國讀高中,而且這個趨勢還在以每年約10%的比例不斷上升。 深圳學生 或可赴港讀高中 在向內地開放高中學位方面,香港政務司司長唐英年曾表示,希望從2010年9月開始,先期招收內地學生,收十來個內地學生實驗,并從中摸索經驗。這也意味著,在不久的將來,深圳學生或可赴香港讀高中了。 對于深圳的家庭來說,如果要送子女赴港上高中,主要的問題還是高昂的學費。目前,香港私立中學高中階段學費每年在8萬~10萬港元左右,加上每年約2萬港元的生活費,在香港讀完3年高中至少需要30萬港元。 “赴港讀高中的費用雖然高,但畢竟還是比出國讀要便宜不少,而且畢竟離深圳近。”孩子正在讀初一的學生家長劉女士表示,如果香港真的向內地生開放高中學位,應該會有家長考慮送孩子赴港讀書。
在近日舉行的深圳市、區教育局聯合召開的新聞通氣會上,教育局副局長唐海海公布了關于2010年深圳市中小學位計劃的具體安排,今年深圳的小一學位將增加3000多個,比去年增加4%左右;初一學位增加了7000多個,比去年增加6%左右;高一學位增量最大,比去年增加10%左右,一批寄宿制高中也正在建設過程當中。這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深圳高中學位緊缺的現狀。 考公辦普高難過大學 有關資料顯示,深圳市初中學生人數已進入高峰期,2001年~2005年全市初三畢業生人數從21010人增加到43244人,平均每年增加5558人。2008年達到50700人,較2007年增加4965人。2008年到2009年,深圳基礎教育在校生達到92.6萬人,其中初中21.4萬人。預計未來幾年,深圳市初中畢業生還將以年均10%的速度遞增,即每年凈增學生數達5000~6000人。 同時,教育局的報告又顯示,包括第五至第九高級中學在內的十所高中全部建成后,可以提供公辦普通高中學位為2.94萬個,僅能基本緩解深圳普高的供求矛盾。 近年來,隨著高校擴招和深圳市初中畢業生激增,深圳的高中教育尤其是普高教育的發展進入了瓶頸。高中教育的發展遠不能滿足老百姓對優質高中學位日益增長的需求,高中學位緊缺情況尤為突出。 據悉,深圳市去年每100個報考高中的初中畢業生中,只有48個能夠最終考上公辦普通高中,而同年,高考的本科錄取率為52%。也就是說,考公辦普高比考大學本科還難。 高中學位緊缺是深圳發展到現階段出現的綜合性的社會問題,也與深圳人口結構的特殊性有關。深圳常住人口和非常住人口數量比例倒掛,而教育資源是按常住人口來配置的。以2008年中考為例,全市50699名考生中,暫住戶口考生就達到18044人。 今年高中學位需求壓力大 “今年高中學位的增長幅度最大,主要得益于即將投入使用的幾所學校。”教育局政策法規處處長胡新天表示,今年高中學位的需求是近年來壓力最大的一年,除了即將投入使用的3所新建成的學校以外,還有另外幾所學校也即將動工,這些學校將大大緩解深圳逐年增大的高中學位壓力。 王女士的兒子目前正在羅湖區某學校讀初二,對于深圳較大幅度增多高中學位的做法,她覺得早就該如此了。 但她同時認為學位增長的幅度還遠遠滿足不了深圳初中畢業生的需求,“我有些老鄉的孩子希望在義務教育階段之后繼續接受普高教育,但孩子的考分又不夠,所以只能舍近求遠,送孩子回老家讀書。” 留學低齡化成趨勢 在深圳某金融機構工作的李先生表示,學位是增加了,但優質學位恐怕很難增加,對于“望子成龍”的他和妻子來說,如果孩子考不上好高中,還是會考慮送孩子出國接受教育,“我的很多同事都是做了兩手準備,如果中考考得不理想,就讓孩子出國讀高中。” “目前留學低齡化在深圳已成為一個趨勢,現在有條件的家長,為了孩子能夠接受好的教育,就選擇將他們送到海外的學校就讀”,啟德教育集團廣州公司總經理張超表示,深圳每年都有不少家庭送孩子出國讀高中,而且這個趨勢還在以每年約10%的比例不斷上升。 深圳學生 或可赴港讀高中 在向內地開放高中學位方面,香港政務司司長唐英年曾表示,希望從2010年9月開始,先期招收內地學生,收十來個內地學生實驗,并從中摸索經驗。這也意味著,在不久的將來,深圳學生或可赴香港讀高中了。 對于深圳的家庭來說,如果要送子女赴港上高中,主要的問題還是高昂的學費。目前,香港私立中學高中階段學費每年在8萬~10萬港元左右,加上每年約2萬港元的生活費,在香港讀完3年高中至少需要30萬港元。 “赴港讀高中的費用雖然高,但畢竟還是比出國讀要便宜不少,而且畢竟離深圳近。”孩子正在讀初一的學生家長劉女士表示,如果香港真的向內地生開放高中學位,應該會有家長考慮送孩子赴港讀書。
在近日舉行的深圳市、區教育局聯合召開的新聞通氣會上,教育局副局長唐海海公布了關于2010年深圳市中小學位計劃的具體安排,今年深圳的小一學位將增加3000多個,比去年增加4%左右;初一學位增加了7000多個,比去年增加6%左右;高一學位增量最大,比去年增加10%左右,一批寄宿制高中也正在建設過程當中。這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深圳高中學位緊缺的現狀。 考公辦普高難過大學 有關資料顯示,深圳市初中學生人數已進入高峰期,2001年~2005年全市初三畢業生人數從21010人增加到43244人,平均每年增加5558人。2008年達到50700人,較2007年增加4965人。2008年到2009年,深圳基礎教育在校生達到92.6萬人,其中初中21.4萬人。預計未來幾年,深圳市初中畢業生還將以年均10%的速度遞增,即每年凈增學生數達5000~6000人。 同時,教育局的報告又顯示,包括第五至第九高級中學在內的十所高中全部建成后,可以提供公辦普通高中學位為2.94萬個,僅能基本緩解深圳普高的供求矛盾。 近年來,隨著高校擴招和深圳市初中畢業生激增,深圳的高中教育尤其是普高教育的發展進入了瓶頸。高中教育的發展遠不能滿足老百姓對優質高中學位日益增長的需求,高中學位緊缺情況尤為突出。 據悉,深圳市去年每100個報考高中的初中畢業生中,只有48個能夠最終考上公辦普通高中,而同年,高考的本科錄取率為52%。也就是說,考公辦普高比考大學本科還難。 高中學位緊缺是深圳發展到現階段出現的綜合性的社會問題,也與深圳人口結構的特殊性有關。深圳常住人口和非常住人口數量比例倒掛,而教育資源是按常住人口來配置的。以2008年中考為例,全市50699名考生中,暫住戶口考生就達到18044人。 今年高中學位需求壓力大 “今年高中學位的增長幅度最大,主要得益于即將投入使用的幾所學校。”教育局政策法規處處長胡新天表示,今年高中學位的需求是近年來壓力最大的一年,除了即將投入使用的3所新建成的學校以外,還有另外幾所學校也即將動工,這些學校將大大緩解深圳逐年增大的高中學位壓力。 王女士的兒子目前正在羅湖區某學校讀初二,對于深圳較大幅度增多高中學位的做法,她覺得早就該如此了。 但她同時認為學位增長的幅度還遠遠滿足不了深圳初中畢業生的需求,“我有些老鄉的孩子希望在義務教育階段之后繼續接受普高教育,但孩子的考分又不夠,所以只能舍近求遠,送孩子回老家讀書。” 留學低齡化成趨勢 在深圳某金融機構工作的李先生表示,學位是增加了,但優質學位恐怕很難增加,對于“望子成龍”的他和妻子來說,如果孩子考不上好高中,還是會考慮送孩子出國接受教育,“我的很多同事都是做了兩手準備,如果中考考得不理想,就讓孩子出國讀高中。” “目前留學低齡化在深圳已成為一個趨勢,現在有條件的家長,為了孩子能夠接受好的教育,就選擇將他們送到海外的學校就讀”,啟德教育集團廣州公司總經理張超表示,深圳每年都有不少家庭送孩子出國讀高中,而且這個趨勢還在以每年約10%的比例不斷上升。 深圳學生 或可赴港讀高中 在向內地開放高中學位方面,香港政務司司長唐英年曾表示,希望從2010年9月開始,先期招收內地學生,收十來個內地學生實驗,并從中摸索經驗。這也意味著,在不久的將來,深圳學生或可赴香港讀高中了。 對于深圳的家庭來說,如果要送子女赴港上高中,主要的問題還是高昂的學費。目前,香港私立中學高中階段學費每年在8萬~10萬港元左右,加上每年約2萬港元的生活費,在香港讀完3年高中至少需要30萬港元。 “赴港讀高中的費用雖然高,但畢竟還是比出國讀要便宜不少,而且畢竟離深圳近。”孩子正在讀初一的學生家長劉女士表示,如果香港真的向內地生開放高中學位,應該會有家長考慮送孩子赴港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