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習-2010年北京“小升初”政策制訂完畢 預計五一前發布 |
http://tutor.howang.hk/-香港補習城
|
|
受到校舍安全加固影響,部分區縣可能將提前今年的放暑假時間,由此將帶來小升初大派位時間的提前。 市教委有關人士透露:今年小升初政策目前已制訂完畢,在政策保持穩定的前提下,今年本市所有名校都將招電腦派位生。預計五一之前正式發布相關政策。 據了解,按照北京市部分區縣小升初初擬政策,今年包括四中等名校在內的所有中學,都將接收派位學生。學生可以填寫6至7個派位志愿,派位將安排在所有招生形式的最后,在大派位前將展開推優、特長、共建等。 另外,東城區今年將先進行推優,再進行特長生錄取;而西城區則將先進行特長生錄取,再進行推優。 合理劃片確保每片都有優質校 今年小升初,市教委要求所有義務教育學校都必須接收就近入學的片內生,這意味著示范學校今年也將接收電腦派位生,就近入學的學生比例會有所提高。 本市小升初招生方式,除電腦派位生外,還包括有特長生、推優生、共建生等。西城區、崇文區等多所名校的推優生、特長生、共建生,已占滿有限的招生名額,而真正通過電腦派位生入學的學生卻寥寥無幾。據透露,不招電腦派位生的名校全市有20多所。 今年,市教委要求各區縣依據實際情況確定示范中學招收片內就近入學學生的比例,并要求各區合理劃片,確保每個片內都有市民公認的優質學校。目前,西城區已要求四中、八中、實驗中學、師大二附中、一六一中學、十三中、三十五中、北京外國語學校和北京鐵二中9所市級示范中學今年必須優先招收片內就近入學的學生,從而大大增加參加電腦派位學生上示范中學的可能性。根據政策,人大附中、北大附中、清華附中等從未招收過大派位學生的優質校今年也將破例打開大門。此前,東城區示范中學在這方面已走在了全市前列,去年,北京55中接收大派位學生比例已達到80%。 至于示范中學招收片內就近入學學生的比例,我們會進行嚴格測算,然后科學、合理地劃片,盡可能做到公正、公平。西城教委副主任李燕玲表示。 推優比例大致與去年相同 為保持穩定,各區縣小升初推優比例大致與去年相同。東城區約為15%,小升初招生中,先進行推優錄取,再進行特長生錄取,最后分片進行電腦大派位,學生可以填寫6至7個派位志愿,全區將劃分為4至5個片,并確保每片內享有均等的優質資源。 西城區約為30%,在錄取順序上,西城區表示,將分為四個步驟:先招特長生,之后進行推優派位,再招收共建生,最后進行大派位,學生可以填寫7個志愿校。 海淀區約為13%。與其它區縣不同的是,東城制定的15%的推優比例是指每個學校升學人數的15%,而不是全區升學人數的15%,這樣做是讓每所學校都有均等的機會。 小升初政策早于往年發布 去年5月8日,市教委才發布小學入學和小升初的相關政策,今年相關政策的發布時間一定會早于往年。 小升初大家都很關注,今年早些發布,也讓區縣、學校、家長和學生早點放心。市教委有關負責人表示。 今年小升初政策將保持穩定,雖然政策發布時間提前,但政策具體操作時間不會提前。去年,各區縣教委受理回戶口所在區縣和到家庭實際居住地所在區縣初中跨區小升初的時間在5月10日至11日,文體特長生測試在5月23日左右,公辦小學入學登記則在6月13日左右,7月之后,各中小學才會發出新生入學通知書。 相關反饋 家長質疑名校接收比例 真的?是真的嗎?昨天,當記者將名校也將接收大派位學生的消息告知幾位小升初家長時,他們的反應驚人地一致,繼而,大家又提出了更為現實的問題:名校招收大派位學生的比例究竟能有多少?又會通過何種形式招收呢? 對此,海淀區招生辦有關人士稱,盡管區里已召開過兩次小升初協調會,但由于全市的大政策尚未正式出臺,名校招收大派位學生的具體辦法暫時也無法確定。有業內人士猜測,這些學校會以派位班的形式接收大派位學生。如果真是這樣執行,原本想推動教育公平的初衷恐怕又會蒙上一層陰影,畢竟,學生一進校門就被分成三六九等,那滋味兒不好受。 占坑班已全部取消 目前,全市68所示范校的內辦培訓班已全部叫停,今后如有越線,將被取消示范高中稱號。 往年,學校招收捐資助學生,所繳捐資助學款上繳區縣后,部分區縣還會按一定比例返還學校部分款項。今年,這種現象將被禁止。從今年起,學校捐資助學款必須上繳同級財政賬戶,由本區縣統一用于教育事業發展。市教委有關負責人表示,以往捐資助學款按比例返還各校,有鼓勵擇校之嫌,現在統一集中使用,不返還相關學校,將有效抑制學校擇生、收費。 此外,今年小升初,面向全市招生的體制改革校將消失,9月開學時,所有體制改革試點校將退出歷史舞臺。據透露,體制改革校轉成公辦的超過九成,轉回公辦后,學生可享受免費義務教育。真正轉成民辦的只有八中怡海分校、景山學校分部等三四所學校,它們將按照辦學成本收費。 相關政策 年內整頓超規模辦學 去年,市教育督導室對全市1638所義務教育階段的小學和初中進行了共計27項指標的督導監測,監測顯示,全市有近10%的學校超規模辦學,導致這些學校生均教育資源偏少、專用教室配置不能滿足教學需要。 市教委今年仍會對超規模辦學的學校進行整頓,明確要求各學校需嚴格按照40人班額標準制定計劃,有條件的要開展小班化教學實驗,學校不得自行組織超計劃招生和超班額教學。本市還將繼續通過電子學籍嚴格限制無序跨區、跨片流動,學校共建生招生計劃不得超過去年,而且特長生、推優、電腦派位等各種形式的招生計劃、錄取名單都必須公示,接受社會監督。 受到校舍安全加固影響,部分區縣可能將提前今年的放暑假時間,由此將帶來小升初大派位時間的提前。 市教委有關人士透露:今年小升初政策目前已制訂完畢,在政策保持穩定的前提下,今年本市所有名校都將招電腦派位生。預計五一之前正式發布相關政策。 據了解,按照北京市部分區縣小升初初擬政策,今年包括四中等名校在內的所有中學,都將接收派位學生。學生可以填寫6至7個派位志愿,派位將安排在所有招生形式的最后,在大派位前將展開推優、特長、共建等。 另外,東城區今年將先進行推優,再進行特長生錄取;而西城區則將先進行特長生錄取,再進行推優。 合理劃片確保每片都有優質校 今年小升初,市教委要求所有義務教育學校都必須接收就近入學的片內生,這意味著示范學校今年也將接收電腦派位生,就近入學的學生比例會有所提高。 本市小升初招生方式,除電腦派位生外,還包括有特長生、推優生、共建生等。西城區、崇文區等多所名校的推優生、特長生、共建生,已占滿有限的招生名額,而真正通過電腦派位生入學的學生卻寥寥無幾。據透露,不招電腦派位生的名校全市有20多所。 今年,市教委要求各區縣依據實際情況確定示范中學招收片內就近入學學生的比例,并要求各區合理劃片,確保每個片內都有市民公認的優質學校。目前,西城區已要求四中、八中、實驗中學、師大二附中、一六一中學、十三中、三十五中、北京外國語學校和北京鐵二中9所市級示范中學今年必須優先招收片內就近入學的學生,從而大大增加參加電腦派位學生上示范中學的可能性。根據政策,人大附中、北大附中、清華附中等從未招收過大派位學生的優質校今年也將破例打開大門。此前,東城區示范中學在這方面已走在了全市前列,去年,北京55中接收大派位學生比例已達到80%。 至于示范中學招收片內就近入學學生的比例,我們會進行嚴格測算,然后科學、合理地劃片,盡可能做到公正、公平。西城教委副主任李燕玲表示。 推優比例大致與去年相同 為保持穩定,各區縣小升初推優比例大致與去年相同。東城區約為15%,小升初招生中,先進行推優錄取,再進行特長生錄取,最后分片進行電腦大派位,學生可以填寫6至7個派位志愿,全區將劃分為4至5個片,并確保每片內享有均等的優質資源。 西城區約為30%,在錄取順序上,西城區表示,將分為四個步驟:先招特長生,之后進行推優派位,再招收共建生,最后進行大派位,學生可以填寫7個志愿校。 海淀區約為13%。與其它區縣不同的是,東城制定的15%的推優比例是指每個學校升學人數的15%,而不是全區升學人數的15%,這樣做是讓每所學校都有均等的機會。 小升初政策早于往年發布 去年5月8日,市教委才發布小學入學和小升初的相關政策,今年相關政策的發布時間一定會早于往年。 小升初大家都很關注,今年早些發布,也讓區縣、學校、家長和學生早點放心。市教委有關負責人表示。 今年小升初政策將保持穩定,雖然政策發布時間提前,但政策具體操作時間不會提前。去年,各區縣教委受理回戶口所在區縣和到家庭實際居住地所在區縣初中跨區小升初的時間在5月10日至11日,文體特長生測試在5月23日左右,公辦小學入學登記則在6月13日左右,7月之后,各中小學才會發出新生入學通知書。 相關反饋 家長質疑名校接收比例 真的?是真的嗎?昨天,當記者將名校也將接收大派位學生的消息告知幾位小升初家長時,他們的反應驚人地一致,繼而,大家又提出了更為現實的問題:名校招收大派位學生的比例究竟能有多少?又會通過何種形式招收呢? 對此,海淀區招生辦有關人士稱,盡管區里已召開過兩次小升初協調會,但由于全市的大政策尚未正式出臺,名校招收大派位學生的具體辦法暫時也無法確定。有業內人士猜測,這些學校會以派位班的形式接收大派位學生。如果真是這樣執行,原本想推動教育公平的初衷恐怕又會蒙上一層陰影,畢竟,學生一進校門就被分成三六九等,那滋味兒不好受。 占坑班已全部取消 目前,全市68所示范校的內辦培訓班已全部叫停,今后如有越線,將被取消示范高中稱號。 往年,學校招收捐資助學生,所繳捐資助學款上繳區縣后,部分區縣還會按一定比例返還學校部分款項。今年,這種現象將被禁止。從今年起,學校捐資助學款必須上繳同級財政賬戶,由本區縣統一用于教育事業發展。市教委有關負責人表示,以往捐資助學款按比例返還各校,有鼓勵擇校之嫌,現在統一集中使用,不返還相關學校,將有效抑制學校擇生、收費。 此外,今年小升初,面向全市招生的體制改革校將消失,9月開學時,所有體制改革試點校將退出歷史舞臺。據透露,體制改革校轉成公辦的超過九成,轉回公辦后,學生可享受免費義務教育。真正轉成民辦的只有八中怡海分校、景山學校分部等三四所學校,它們將按照辦學成本收費。 相關政策 年內整頓超規模辦學 去年,市教育督導室對全市1638所義務教育階段的小學和初中進行了共計27項指標的督導監測,監測顯示,全市有近10%的學校超規模辦學,導致這些學校生均教育資源偏少、專用教室配置不能滿足教學需要。 市教委今年仍會對超規模辦學的學校進行整頓,明確要求各學校需嚴格按照40人班額標準制定計劃,有條件的要開展小班化教學實驗,學校不得自行組織超計劃招生和超班額教學。本市還將繼續通過電子學籍嚴格限制無序跨區、跨片流動,學校共建生招生計劃不得超過去年,而且特長生、推優、電腦派位等各種形式的招生計劃、錄取名單都必須公示,接受社會監督。 受到校舍安全加固影響,部分區縣可能將提前今年的放暑假時間,由此將帶來小升初大派位時間的提前。 市教委有關人士透露:今年小升初政策目前已制訂完畢,在政策保持穩定的前提下,今年本市所有名校都將招電腦派位生。預計五一之前正式發布相關政策。 據了解,按照北京市部分區縣小升初初擬政策,今年包括四中等名校在內的所有中學,都將接收派位學生。學生可以填寫6至7個派位志愿,派位將安排在所有招生形式的最后,在大派位前將展開推優、特長、共建等。 另外,東城區今年將先進行推優,再進行特長生錄取;而西城區則將先進行特長生錄取,再進行推優。 合理劃片確保每片都有優質校 今年小升初,市教委要求所有義務教育學校都必須接收就近入學的片內生,這意味著示范學校今年也將接收電腦派位生,就近入學的學生比例會有所提高。 本市小升初招生方式,除電腦派位生外,還包括有特長生、推優生、共建生等。西城區、崇文區等多所名校的推優生、特長生、共建生,已占滿有限的招生名額,而真正通過電腦派位生入學的學生卻寥寥無幾。據透露,不招電腦派位生的名校全市有20多所。 今年,市教委要求各區縣依據實際情況確定示范中學招收片內就近入學學生的比例,并要求各區合理劃片,確保每個片內都有市民公認的優質學校。目前,西城區已要求四中、八中、實驗中學、師大二附中、一六一中學、十三中、三十五中、北京外國語學校和北京鐵二中9所市級示范中學今年必須優先招收片內就近入學的學生,從而大大增加參加電腦派位學生上示范中學的可能性。根據政策,人大附中、北大附中、清華附中等從未招收過大派位學生的優質校今年也將破例打開大門。此前,東城區示范中學在這方面已走在了全市前列,去年,北京55中接收大派位學生比例已達到80%。 至于示范中學招收片內就近入學學生的比例,我們會進行嚴格測算,然后科學、合理地劃片,盡可能做到公正、公平。西城教委副主任李燕玲表示。 推優比例大致與去年相同 為保持穩定,各區縣小升初推優比例大致與去年相同。東城區約為15%,小升初招生中,先進行推優錄取,再進行特長生錄取,最后分片進行電腦大派位,學生可以填寫6至7個派位志愿,全區將劃分為4至5個片,并確保每片內享有均等的優質資源。 西城區約為30%,在錄取順序上,西城區表示,將分為四個步驟:先招特長生,之后進行推優派位,再招收共建生,最后進行大派位,學生可以填寫7個志愿校。 海淀區約為13%。與其它區縣不同的是,東城制定的15%的推優比例是指每個學校升學人數的15%,而不是全區升學人數的15%,這樣做是讓每所學校都有均等的機會。 小升初政策早于往年發布 去年5月8日,市教委才發布小學入學和小升初的相關政策,今年相關政策的發布時間一定會早于往年。 小升初大家都很關注,今年早些發布,也讓區縣、學校、家長和學生早點放心。市教委有關負責人表示。 今年小升初政策將保持穩定,雖然政策發布時間提前,但政策具體操作時間不會提前。去年,各區縣教委受理回戶口所在區縣和到家庭實際居住地所在區縣初中跨區小升初的時間在5月10日至11日,文體特長生測試在5月23日左右,公辦小學入學登記則在6月13日左右,7月之后,各中小學才會發出新生入學通知書。 相關反饋 家長質疑名校接收比例 真的?是真的嗎?昨天,當記者將名校也將接收大派位學生的消息告知幾位小升初家長時,他們的反應驚人地一致,繼而,大家又提出了更為現實的問題:名校招收大派位學生的比例究竟能有多少?又會通過何種形式招收呢? 對此,海淀區招生辦有關人士稱,盡管區里已召開過兩次小升初協調會,但由于全市的大政策尚未正式出臺,名校招收大派位學生的具體辦法暫時也無法確定。有業內人士猜測,這些學校會以派位班的形式接收大派位學生。如果真是這樣執行,原本想推動教育公平的初衷恐怕又會蒙上一層陰影,畢竟,學生一進校門就被分成三六九等,那滋味兒不好受。 占坑班已全部取消 目前,全市68所示范校的內辦培訓班已全部叫停,今后如有越線,將被取消示范高中稱號。 往年,學校招收捐資助學生,所繳捐資助學款上繳區縣后,部分區縣還會按一定比例返還學校部分款項。今年,這種現象將被禁止。從今年起,學校捐資助學款必須上繳同級財政賬戶,由本區縣統一用于教育事業發展。市教委有關負責人表示,以往捐資助學款按比例返還各校,有鼓勵擇校之嫌,現在統一集中使用,不返還相關學校,將有效抑制學校擇生、收費。 此外,今年小升初,面向全市招生的體制改革校將消失,9月開學時,所有體制改革試點校將退出歷史舞臺。據透露,體制改革校轉成公辦的超過九成,轉回公辦后,學生可享受免費義務教育。真正轉成民辦的只有八中怡海分校、景山學校分部等三四所學校,它們將按照辦學成本收費。 相關政策 年內整頓超規模辦學 去年,市教育督導室對全市1638所義務教育階段的小學和初中進行了共計27項指標的督導監測,監測顯示,全市有近10%的學校超規模辦學,導致這些學校生均教育資源偏少、專用教室配置不能滿足教學需要。 市教委今年仍會對超規模辦學的學校進行整頓,明確要求各學校需嚴格按照40人班額標準制定計劃,有條件的要開展小班化教學實驗,學校不得自行組織超計劃招生和超班額教學。本市還將繼續通過電子學籍嚴格限制無序跨區、跨片流動,學校共建生招生計劃不得超過去年,而且特長生、推優、電腦派位等各種形式的招生計劃、錄取名單都必須公示,接受社會監督。 受到校舍安全加固影響,部分區縣可能將提前今年的放暑假時間,由此將帶來小升初大派位時間的提前。 市教委有關人士透露:今年小升初政策目前已制訂完畢,在政策保持穩定的前提下,今年本市所有名校都將招電腦派位生。預計五一之前正式發布相關政策。 據了解,按照北京市部分區縣小升初初擬政策,今年包括四中等名校在內的所有中學,都將接收派位學生。學生可以填寫6至7個派位志愿,派位將安排在所有招生形式的最后,在大派位前將展開推優、特長、共建等。 另外,東城區今年將先進行推優,再進行特長生錄取;而西城區則將先進行特長生錄取,再進行推優。 合理劃片確保每片都有優質校 今年小升初,市教委要求所有義務教育學校都必須接收就近入學的片內生,這意味著示范學校今年也將接收電腦派位生,就近入學的學生比例會有所提高。 本市小升初招生方式,除電腦派位生外,還包括有特長生、推優生、共建生等。西城區、崇文區等多所名校的推優生、特長生、共建生,已占滿有限的招生名額,而真正通過電腦派位生入學的學生卻寥寥無幾。據透露,不招電腦派位生的名校全市有20多所。 今年,市教委要求各區縣依據實際情況確定示范中學招收片內就近入學學生的比例,并要求各區合理劃片,確保每個片內都有市民公認的優質學校。目前,西城區已要求四中、八中、實驗中學、師大二附中、一六一中學、十三中、三十五中、北京外國語學校和北京鐵二中9所市級示范中學今年必須優先招收片內就近入學的學生,從而大大增加參加電腦派位學生上示范中學的可能性。根據政策,人大附中、北大附中、清華附中等從未招收過大派位學生的優質校今年也將破例打開大門。此前,東城區示范中學在這方面已走在了全市前列,去年,北京55中接收大派位學生比例已達到80%。 至于示范中學招收片內就近入學學生的比例,我們會進行嚴格測算,然后科學、合理地劃片,盡可能做到公正、公平。西城教委副主任李燕玲表示。 推優比例大致與去年相同 為保持穩定,各區縣小升初推優比例大致與去年相同。東城區約為15%,小升初招生中,先進行推優錄取,再進行特長生錄取,最后分片進行電腦大派位,學生可以填寫6至7個派位志愿,全區將劃分為4至5個片,并確保每片內享有均等的優質資源。 西城區約為30%,在錄取順序上,西城區表示,將分為四個步驟:先招特長生,之后進行推優派位,再招收共建生,最后進行大派位,學生可以填寫7個志愿校。 海淀區約為13%。與其它區縣不同的是,東城制定的15%的推優比例是指每個學校升學人數的15%,而不是全區升學人數的15%,這樣做是讓每所學校都有均等的機會。 小升初政策早于往年發布 去年5月8日,市教委才發布小學入學和小升初的相關政策,今年相關政策的發布時間一定會早于往年。 小升初大家都很關注,今年早些發布,也讓區縣、學校、家長和學生早點放心。市教委有關負責人表示。 今年小升初政策將保持穩定,雖然政策發布時間提前,但政策具體操作時間不會提前。去年,各區縣教委受理回戶口所在區縣和到家庭實際居住地所在區縣初中跨區小升初的時間在5月10日至11日,文體特長生測試在5月23日左右,公辦小學入學登記則在6月13日左右,7月之后,各中小學才會發出新生入學通知書。 相關反饋 家長質疑名校接收比例 真的?是真的嗎?昨天,當記者將名校也將接收大派位學生的消息告知幾位小升初家長時,他們的反應驚人地一致,繼而,大家又提出了更為現實的問題:名校招收大派位學生的比例究竟能有多少?又會通過何種形式招收呢? 對此,海淀區招生辦有關人士稱,盡管區里已召開過兩次小升初協調會,但由于全市的大政策尚未正式出臺,名校招收大派位學生的具體辦法暫時也無法確定。有業內人士猜測,這些學校會以派位班的形式接收大派位學生。如果真是這樣執行,原本想推動教育公平的初衷恐怕又會蒙上一層陰影,畢竟,學生一進校門就被分成三六九等,那滋味兒不好受。 占坑班已全部取消 目前,全市68所示范校的內辦培訓班已全部叫停,今后如有越線,將被取消示范高中稱號。 往年,學校招收捐資助學生,所繳捐資助學款上繳區縣后,部分區縣還會按一定比例返還學校部分款項。今年,這種現象將被禁止。從今年起,學校捐資助學款必須上繳同級財政賬戶,由本區縣統一用于教育事業發展。市教委有關負責人表示,以往捐資助學款按比例返還各校,有鼓勵擇校之嫌,現在統一集中使用,不返還相關學校,將有效抑制學校擇生、收費。 此外,今年小升初,面向全市招生的體制改革校將消失,9月開學時,所有體制改革試點校將退出歷史舞臺。據透露,體制改革校轉成公辦的超過九成,轉回公辦后,學生可享受免費義務教育。真正轉成民辦的只有八中怡海分校、景山學校分部等三四所學校,它們將按照辦學成本收費。 相關政策 年內整頓超規模辦學 去年,市教育督導室對全市1638所義務教育階段的小學和初中進行了共計27項指標的督導監測,監測顯示,全市有近10%的學校超規模辦學,導致這些學校生均教育資源偏少、專用教室配置不能滿足教學需要。 市教委今年仍會對超規模辦學的學校進行整頓,明確要求各學校需嚴格按照40人班額標準制定計劃,有條件的要開展小班化教學實驗,學校不得自行組織超計劃招生和超班額教學。本市還將繼續通過電子學籍嚴格限制無序跨區、跨片流動,學校共建生招生計劃不得超過去年,而且特長生、推優、電腦派位等各種形式的招生計劃、錄取名單都必須公示,接受社會監督。 受到校舍安全加固影響,部分區縣可能將提前今年的放暑假時間,由此將帶來小升初大派位時間的提前。 市教委有關人士透露:今年小升初政策目前已制訂完畢,在政策保持穩定的前提下,今年本市所有名校都將招電腦派位生。預計五一之前正式發布相關政策。 據了解,按照北京市部分區縣小升初初擬政策,今年包括四中等名校在內的所有中學,都將接收派位學生。學生可以填寫6至7個派位志愿,派位將安排在所有招生形式的最后,在大派位前將展開推優、特長、共建等。 另外,東城區今年將先進行推優,再進行特長生錄取;而西城區則將先進行特長生錄取,再進行推優。 合理劃片確保每片都有優質校 今年小升初,市教委要求所有義務教育學校都必須接收就近入學的片內生,這意味著示范學校今年也將接收電腦派位生,就近入學的學生比例會有所提高。 本市小升初招生方式,除電腦派位生外,還包括有特長生、推優生、共建生等。西城區、崇文區等多所名校的推優生、特長生、共建生,已占滿有限的招生名額,而真正通過電腦派位生入學的學生卻寥寥無幾。據透露,不招電腦派位生的名校全市有20多所。 今年,市教委要求各區縣依據實際情況確定示范中學招收片內就近入學學生的比例,并要求各區合理劃片,確保每個片內都有市民公認的優質學校。目前,西城區已要求四中、八中、實驗中學、師大二附中、一六一中學、十三中、三十五中、北京外國語學校和北京鐵二中9所市級示范中學今年必須優先招收片內就近入學的學生,從而大大增加參加電腦派位學生上示范中學的可能性。根據政策,人大附中、北大附中、清華附中等從未招收過大派位學生的優質校今年也將破例打開大門。此前,東城區示范中學在這方面已走在了全市前列,去年,北京55中接收大派位學生比例已達到80%。 至于示范中學招收片內就近入學學生的比例,我們會進行嚴格測算,然后科學、合理地劃片,盡可能做到公正、公平。西城教委副主任李燕玲表示。 推優比例大致與去年相同 為保持穩定,各區縣小升初推優比例大致與去年相同。東城區約為15%,小升初招生中,先進行推優錄取,再進行特長生錄取,最后分片進行電腦大派位,學生可以填寫6至7個派位志愿,全區將劃分為4至5個片,并確保每片內享有均等的優質資源。 西城區約為30%,在錄取順序上,西城區表示,將分為四個步驟:先招特長生,之后進行推優派位,再招收共建生,最后進行大派位,學生可以填寫7個志愿校。 海淀區約為13%。與其它區縣不同的是,東城制定的15%的推優比例是指每個學校升學人數的15%,而不是全區升學人數的15%,這樣做是讓每所學校都有均等的機會。 小升初政策早于往年發布 去年5月8日,市教委才發布小學入學和小升初的相關政策,今年相關政策的發布時間一定會早于往年。 小升初大家都很關注,今年早些發布,也讓區縣、學校、家長和學生早點放心。市教委有關負責人表示。 今年小升初政策將保持穩定,雖然政策發布時間提前,但政策具體操作時間不會提前。去年,各區縣教委受理回戶口所在區縣和到家庭實際居住地所在區縣初中跨區小升初的時間在5月10日至11日,文體特長生測試在5月23日左右,公辦小學入學登記則在6月13日左右,7月之后,各中小學才會發出新生入學通知書。 相關反饋 家長質疑名校接收比例 真的?是真的嗎?昨天,當記者將名校也將接收大派位學生的消息告知幾位小升初家長時,他們的反應驚人地一致,繼而,大家又提出了更為現實的問題:名校招收大派位學生的比例究竟能有多少?又會通過何種形式招收呢? 對此,海淀區招生辦有關人士稱,盡管區里已召開過兩次小升初協調會,但由于全市的大政策尚未正式出臺,名校招收大派位學生的具體辦法暫時也無法確定。有業內人士猜測,這些學校會以派位班的形式接收大派位學生。如果真是這樣執行,原本想推動教育公平的初衷恐怕又會蒙上一層陰影,畢竟,學生一進校門就被分成三六九等,那滋味兒不好受。 占坑班已全部取消 目前,全市68所示范校的內辦培訓班已全部叫停,今后如有越線,將被取消示范高中稱號。 往年,學校招收捐資助學生,所繳捐資助學款上繳區縣后,部分區縣還會按一定比例返還學校部分款項。今年,這種現象將被禁止。從今年起,學校捐資助學款必須上繳同級財政賬戶,由本區縣統一用于教育事業發展。市教委有關負責人表示,以往捐資助學款按比例返還各校,有鼓勵擇校之嫌,現在統一集中使用,不返還相關學校,將有效抑制學校擇生、收費。 此外,今年小升初,面向全市招生的體制改革校將消失,9月開學時,所有體制改革試點校將退出歷史舞臺。據透露,體制改革校轉成公辦的超過九成,轉回公辦后,學生可享受免費義務教育。真正轉成民辦的只有八中怡海分校、景山學校分部等三四所學校,它們將按照辦學成本收費。 相關政策 年內整頓超規模辦學 去年,市教育督導室對全市1638所義務教育階段的小學和初中進行了共計27項指標的督導監測,監測顯示,全市有近10%的學校超規模辦學,導致這些學校生均教育資源偏少、專用教室配置不能滿足教學需要。 市教委今年仍會對超規模辦學的學校進行整頓,明確要求各學校需嚴格按照40人班額標準制定計劃,有條件的要開展小班化教學實驗,學校不得自行組織超計劃招生和超班額教學。本市還將繼續通過電子學籍嚴格限制無序跨區、跨片流動,學校共建生招生計劃不得超過去年,而且特長生、推優、電腦派位等各種形式的招生計劃、錄取名單都必須公示,接受社會監督。 受到校舍安全加固影響,部分區縣可能將提前今年的放暑假時間,由此將帶來小升初大派位時間的提前。 市教委有關人士透露:今年小升初政策目前已制訂完畢,在政策保持穩定的前提下,今年本市所有名校都將招電腦派位生。預計五一之前正式發布相關政策。 據了解,按照北京市部分區縣小升初初擬政策,今年包括四中等名校在內的所有中學,都將接收派位學生。學生可以填寫6至7個派位志愿,派位將安排在所有招生形式的最后,在大派位前將展開推優、特長、共建等。 另外,東城區今年將先進行推優,再進行特長生錄取;而西城區則將先進行特長生錄取,再進行推優。 合理劃片確保每片都有優質校 今年小升初,市教委要求所有義務教育學校都必須接收就近入學的片內生,這意味著示范學校今年也將接收電腦派位生,就近入學的學生比例會有所提高。 本市小升初招生方式,除電腦派位生外,還包括有特長生、推優生、共建生等。西城區、崇文區等多所名校的推優生、特長生、共建生,已占滿有限的招生名額,而真正通過電腦派位生入學的學生卻寥寥無幾。據透露,不招電腦派位生的名校全市有20多所。 今年,市教委要求各區縣依據實際情況確定示范中學招收片內就近入學學生的比例,并要求各區合理劃片,確保每個片內都有市民公認的優質學校。目前,西城區已要求四中、八中、實驗中學、師大二附中、一六一中學、十三中、三十五中、北京外國語學校和北京鐵二中9所市級示范中學今年必須優先招收片內就近入學的學生,從而大大增加參加電腦派位學生上示范中學的可能性。根據政策,人大附中、北大附中、清華附中等從未招收過大派位學生的優質校今年也將破例打開大門。此前,東城區示范中學在這方面已走在了全市前列,去年,北京55中接收大派位學生比例已達到80%。 至于示范中學招收片內就近入學學生的比例,我們會進行嚴格測算,然后科學、合理地劃片,盡可能做到公正、公平。西城教委副主任李燕玲表示。 推優比例大致與去年相同 為保持穩定,各區縣小升初推優比例大致與去年相同。東城區約為15%,小升初招生中,先進行推優錄取,再進行特長生錄取,最后分片進行電腦大派位,學生可以填寫6至7個派位志愿,全區將劃分為4至5個片,并確保每片內享有均等的優質資源。 西城區約為30%,在錄取順序上,西城區表示,將分為四個步驟:先招特長生,之后進行推優派位,再招收共建生,最后進行大派位,學生可以填寫7個志愿校。 海淀區約為13%。與其它區縣不同的是,東城制定的15%的推優比例是指每個學校升學人數的15%,而不是全區升學人數的15%,這樣做是讓每所學校都有均等的機會。 小升初政策早于往年發布 去年5月8日,市教委才發布小學入學和小升初的相關政策,今年相關政策的發布時間一定會早于往年。 小升初大家都很關注,今年早些發布,也讓區縣、學校、家長和學生早點放心。市教委有關負責人表示。 今年小升初政策將保持穩定,雖然政策發布時間提前,但政策具體操作時間不會提前。去年,各區縣教委受理回戶口所在區縣和到家庭實際居住地所在區縣初中跨區小升初的時間在5月10日至11日,文體特長生測試在5月23日左右,公辦小學入學登記則在6月13日左右,7月之后,各中小學才會發出新生入學通知書。 相關反饋 家長質疑名校接收比例 真的?是真的嗎?昨天,當記者將名校也將接收大派位學生的消息告知幾位小升初家長時,他們的反應驚人地一致,繼而,大家又提出了更為現實的問題:名校招收大派位學生的比例究竟能有多少?又會通過何種形式招收呢? 對此,海淀區招生辦有關人士稱,盡管區里已召開過兩次小升初協調會,但由于全市的大政策尚未正式出臺,名校招收大派位學生的具體辦法暫時也無法確定。有業內人士猜測,這些學校會以派位班的形式接收大派位學生。如果真是這樣執行,原本想推動教育公平的初衷恐怕又會蒙上一層陰影,畢竟,學生一進校門就被分成三六九等,那滋味兒不好受。 占坑班已全部取消 目前,全市68所示范校的內辦培訓班已全部叫停,今后如有越線,將被取消示范高中稱號。 往年,學校招收捐資助學生,所繳捐資助學款上繳區縣后,部分區縣還會按一定比例返還學校部分款項。今年,這種現象將被禁止。從今年起,學校捐資助學款必須上繳同級財政賬戶,由本區縣統一用于教育事業發展。市教委有關負責人表示,以往捐資助學款按比例返還各校,有鼓勵擇校之嫌,現在統一集中使用,不返還相關學校,將有效抑制學校擇生、收費。 此外,今年小升初,面向全市招生的體制改革校將消失,9月開學時,所有體制改革試點校將退出歷史舞臺。據透露,體制改革校轉成公辦的超過九成,轉回公辦后,學生可享受免費義務教育。真正轉成民辦的只有八中怡海分校、景山學校分部等三四所學校,它們將按照辦學成本收費。 相關政策 年內整頓超規模辦學 去年,市教育督導室對全市1638所義務教育階段的小學和初中進行了共計27項指標的督導監測,監測顯示,全市有近10%的學校超規模辦學,導致這些學校生均教育資源偏少、專用教室配置不能滿足教學需要。 市教委今年仍會對超規模辦學的學校進行整頓,明確要求各學校需嚴格按照40人班額標準制定計劃,有條件的要開展小班化教學實驗,學校不得自行組織超計劃招生和超班額教學。本市還將繼續通過電子學籍嚴格限制無序跨區、跨片流動,學校共建生招生計劃不得超過去年,而且特長生、推優、電腦派位等各種形式的招生計劃、錄取名單都必須公示,接受社會監督。 受到校舍安全加固影響,部分區縣可能將提前今年的放暑假時間,由此將帶來小升初大派位時間的提前。 市教委有關人士透露:今年小升初政策目前已制訂完畢,在政策保持穩定的前提下,今年本市所有名校都將招電腦派位生。預計五一之前正式發布相關政策。 據了解,按照北京市部分區縣小升初初擬政策,今年包括四中等名校在內的所有中學,都將接收派位學生。學生可以填寫6至7個派位志愿,派位將安排在所有招生形式的最后,在大派位前將展開推優、特長、共建等。 另外,東城區今年將先進行推優,再進行特長生錄取;而西城區則將先進行特長生錄取,再進行推優。 合理劃片確保每片都有優質校 今年小升初,市教委要求所有義務教育學校都必須接收就近入學的片內生,這意味著示范學校今年也將接收電腦派位生,就近入學的學生比例會有所提高。 本市小升初招生方式,除電腦派位生外,還包括有特長生、推優生、共建生等。西城區、崇文區等多所名校的推優生、特長生、共建生,已占滿有限的招生名額,而真正通過電腦派位生入學的學生卻寥寥無幾。據透露,不招電腦派位生的名校全市有20多所。 今年,市教委要求各區縣依據實際情況確定示范中學招收片內就近入學學生的比例,并要求各區合理劃片,確保每個片內都有市民公認的優質學校。目前,西城區已要求四中、八中、實驗中學、師大二附中、一六一中學、十三中、三十五中、北京外國語學校和北京鐵二中9所市級示范中學今年必須優先招收片內就近入學的學生,從而大大增加參加電腦派位學生上示范中學的可能性。根據政策,人大附中、北大附中、清華附中等從未招收過大派位學生的優質校今年也將破例打開大門。此前,東城區示范中學在這方面已走在了全市前列,去年,北京55中接收大派位學生比例已達到80%。 至于示范中學招收片內就近入學學生的比例,我們會進行嚴格測算,然后科學、合理地劃片,盡可能做到公正、公平。西城教委副主任李燕玲表示。 推優比例大致與去年相同 為保持穩定,各區縣小升初推優比例大致與去年相同。東城區約為15%,小升初招生中,先進行推優錄取,再進行特長生錄取,最后分片進行電腦大派位,學生可以填寫6至7個派位志愿,全區將劃分為4至5個片,并確保每片內享有均等的優質資源。 西城區約為30%,在錄取順序上,西城區表示,將分為四個步驟:先招特長生,之后進行推優派位,再招收共建生,最后進行大派位,學生可以填寫7個志愿校。 海淀區約為13%。與其它區縣不同的是,東城制定的15%的推優比例是指每個學校升學人數的15%,而不是全區升學人數的15%,這樣做是讓每所學校都有均等的機會。 小升初政策早于往年發布 去年5月8日,市教委才發布小學入學和小升初的相關政策,今年相關政策的發布時間一定會早于往年。 小升初大家都很關注,今年早些發布,也讓區縣、學校、家長和學生早點放心。市教委有關負責人表示。 今年小升初政策將保持穩定,雖然政策發布時間提前,但政策具體操作時間不會提前。去年,各區縣教委受理回戶口所在區縣和到家庭實際居住地所在區縣初中跨區小升初的時間在5月10日至11日,文體特長生測試在5月23日左右,公辦小學入學登記則在6月13日左右,7月之后,各中小學才會發出新生入學通知書。 相關反饋 家長質疑名校接收比例 真的?是真的嗎?昨天,當記者將名校也將接收大派位學生的消息告知幾位小升初家長時,他們的反應驚人地一致,繼而,大家又提出了更為現實的問題:名校招收大派位學生的比例究竟能有多少?又會通過何種形式招收呢? 對此,海淀區招生辦有關人士稱,盡管區里已召開過兩次小升初協調會,但由于全市的大政策尚未正式出臺,名校招收大派位學生的具體辦法暫時也無法確定。有業內人士猜測,這些學校會以派位班的形式接收大派位學生。如果真是這樣執行,原本想推動教育公平的初衷恐怕又會蒙上一層陰影,畢竟,學生一進校門就被分成三六九等,那滋味兒不好受。 占坑班已全部取消 目前,全市68所示范校的內辦培訓班已全部叫停,今后如有越線,將被取消示范高中稱號。 往年,學校招收捐資助學生,所繳捐資助學款上繳區縣后,部分區縣還會按一定比例返還學校部分款項。今年,這種現象將被禁止。從今年起,學校捐資助學款必須上繳同級財政賬戶,由本區縣統一用于教育事業發展。市教委有關負責人表示,以往捐資助學款按比例返還各校,有鼓勵擇校之嫌,現在統一集中使用,不返還相關學校,將有效抑制學校擇生、收費。 此外,今年小升初,面向全市招生的體制改革校將消失,9月開學時,所有體制改革試點校將退出歷史舞臺。據透露,體制改革校轉成公辦的超過九成,轉回公辦后,學生可享受免費義務教育。真正轉成民辦的只有八中怡海分校、景山學校分部等三四所學校,它們將按照辦學成本收費。 相關政策 年內整頓超規模辦學 去年,市教育督導室對全市1638所義務教育階段的小學和初中進行了共計27項指標的督導監測,監測顯示,全市有近10%的學校超規模辦學,導致這些學校生均教育資源偏少、專用教室配置不能滿足教學需要。 市教委今年仍會對超規模辦學的學校進行整頓,明確要求各學校需嚴格按照40人班額標準制定計劃,有條件的要開展小班化教學實驗,學校不得自行組織超計劃招生和超班額教學。本市還將繼續通過電子學籍嚴格限制無序跨區、跨片流動,學校共建生招生計劃不得超過去年,而且特長生、推優、電腦派位等各種形式的招生計劃、錄取名單都必須公示,接受社會監督。 受到校舍安全加固影響,部分區縣可能將提前今年的放暑假時間,由此將帶來小升初大派位時間的提前。 市教委有關人士透露:今年小升初政策目前已制訂完畢,在政策保持穩定的前提下,今年本市所有名校都將招電腦派位生。預計五一之前正式發布相關政策。 據了解,按照北京市部分區縣小升初初擬政策,今年包括四中等名校在內的所有中學,都將接收派位學生。學生可以填寫6至7個派位志愿,派位將安排在所有招生形式的最后,在大派位前將展開推優、特長、共建等。 另外,東城區今年將先進行推優,再進行特長生錄取;而西城區則將先進行特長生錄取,再進行推優。 合理劃片確保每片都有優質校 今年小升初,市教委要求所有義務教育學校都必須接收就近入學的片內生,這意味著示范學校今年也將接收電腦派位生,就近入學的學生比例會有所提高。 本市小升初招生方式,除電腦派位生外,還包括有特長生、推優生、共建生等。西城區、崇文區等多所名校的推優生、特長生、共建生,已占滿有限的招生名額,而真正通過電腦派位生入學的學生卻寥寥無幾。據透露,不招電腦派位生的名校全市有20多所。 今年,市教委要求各區縣依據實際情況確定示范中學招收片內就近入學學生的比例,并要求各區合理劃片,確保每個片內都有市民公認的優質學校。目前,西城區已要求四中、八中、實驗中學、師大二附中、一六一中學、十三中、三十五中、北京外國語學校和北京鐵二中9所市級示范中學今年必須優先招收片內就近入學的學生,從而大大增加參加電腦派位學生上示范中學的可能性。根據政策,人大附中、北大附中、清華附中等從未招收過大派位學生的優質校今年也將破例打開大門。此前,東城區示范中學在這方面已走在了全市前列,去年,北京55中接收大派位學生比例已達到80%。 至于示范中學招收片內就近入學學生的比例,我們會進行嚴格測算,然后科學、合理地劃片,盡可能做到公正、公平。西城教委副主任李燕玲表示。 推優比例大致與去年相同 為保持穩定,各區縣小升初推優比例大致與去年相同。東城區約為15%,小升初招生中,先進行推優錄取,再進行特長生錄取,最后分片進行電腦大派位,學生可以填寫6至7個派位志愿,全區將劃分為4至5個片,并確保每片內享有均等的優質資源。 西城區約為30%,在錄取順序上,西城區表示,將分為四個步驟:先招特長生,之后進行推優派位,再招收共建生,最后進行大派位,學生可以填寫7個志愿校。 海淀區約為13%。與其它區縣不同的是,東城制定的15%的推優比例是指每個學校升學人數的15%,而不是全區升學人數的15%,這樣做是讓每所學校都有均等的機會。 小升初政策早于往年發布 去年5月8日,市教委才發布小學入學和小升初的相關政策,今年相關政策的發布時間一定會早于往年。 小升初大家都很關注,今年早些發布,也讓區縣、學校、家長和學生早點放心。市教委有關負責人表示。 今年小升初政策將保持穩定,雖然政策發布時間提前,但政策具體操作時間不會提前。去年,各區縣教委受理回戶口所在區縣和到家庭實際居住地所在區縣初中跨區小升初的時間在5月10日至11日,文體特長生測試在5月23日左右,公辦小學入學登記則在6月13日左右,7月之后,各中小學才會發出新生入學通知書。 相關反饋 家長質疑名校接收比例 真的?是真的嗎?昨天,當記者將名校也將接收大派位學生的消息告知幾位小升初家長時,他們的反應驚人地一致,繼而,大家又提出了更為現實的問題:名校招收大派位學生的比例究竟能有多少?又會通過何種形式招收呢? 對此,海淀區招生辦有關人士稱,盡管區里已召開過兩次小升初協調會,但由于全市的大政策尚未正式出臺,名校招收大派位學生的具體辦法暫時也無法確定。有業內人士猜測,這些學校會以派位班的形式接收大派位學生。如果真是這樣執行,原本想推動教育公平的初衷恐怕又會蒙上一層陰影,畢竟,學生一進校門就被分成三六九等,那滋味兒不好受。 占坑班已全部取消 目前,全市68所示范校的內辦培訓班已全部叫停,今后如有越線,將被取消示范高中稱號。 往年,學校招收捐資助學生,所繳捐資助學款上繳區縣后,部分區縣還會按一定比例返還學校部分款項。今年,這種現象將被禁止。從今年起,學校捐資助學款必須上繳同級財政賬戶,由本區縣統一用于教育事業發展。市教委有關負責人表示,以往捐資助學款按比例返還各校,有鼓勵擇校之嫌,現在統一集中使用,不返還相關學校,將有效抑制學校擇生、收費。 此外,今年小升初,面向全市招生的體制改革校將消失,9月開學時,所有體制改革試點校將退出歷史舞臺。據透露,體制改革校轉成公辦的超過九成,轉回公辦后,學生可享受免費義務教育。真正轉成民辦的只有八中怡海分校、景山學校分部等三四所學校,它們將按照辦學成本收費。 相關政策 年內整頓超規模辦學 去年,市教育督導室對全市1638所義務教育階段的小學和初中進行了共計27項指標的督導監測,監測顯示,全市有近10%的學校超規模辦學,導致這些學校生均教育資源偏少、專用教室配置不能滿足教學需要。 市教委今年仍會對超規模辦學的學校進行整頓,明確要求各學校需嚴格按照40人班額標準制定計劃,有條件的要開展小班化教學實驗,學校不得自行組織超計劃招生和超班額教學。本市還將繼續通過電子學籍嚴格限制無序跨區、跨片流動,學校共建生招生計劃不得超過去年,而且特長生、推優、電腦派位等各種形式的招生計劃、錄取名單都必須公示,接受社會監督。 受到校舍安全加固影響,部分區縣可能將提前今年的放暑假時間,由此將帶來小升初大派位時間的提前。 市教委有關人士透露:今年小升初政策目前已制訂完畢,在政策保持穩定的前提下,今年本市所有名校都將招電腦派位生。預計五一之前正式發布相關政策。 據了解,按照北京市部分區縣小升初初擬政策,今年包括四中等名校在內的所有中學,都將接收派位學生。學生可以填寫6至7個派位志愿,派位將安排在所有招生形式的最后,在大派位前將展開推優、特長、共建等。 另外,東城區今年將先進行推優,再進行特長生錄取;而西城區則將先進行特長生錄取,再進行推優。 合理劃片確保每片都有優質校 今年小升初,市教委要求所有義務教育學校都必須接收就近入學的片內生,這意味著示范學校今年也將接收電腦派位生,就近入學的學生比例會有所提高。 本市小升初招生方式,除電腦派位生外,還包括有特長生、推優生、共建生等。西城區、崇文區等多所名校的推優生、特長生、共建生,已占滿有限的招生名額,而真正通過電腦派位生入學的學生卻寥寥無幾。據透露,不招電腦派位生的名校全市有20多所。 今年,市教委要求各區縣依據實際情況確定示范中學招收片內就近入學學生的比例,并要求各區合理劃片,確保每個片內都有市民公認的優質學校。目前,西城區已要求四中、八中、實驗中學、師大二附中、一六一中學、十三中、三十五中、北京外國語學校和北京鐵二中9所市級示范中學今年必須優先招收片內就近入學的學生,從而大大增加參加電腦派位學生上示范中學的可能性。根據政策,人大附中、北大附中、清華附中等從未招收過大派位學生的優質校今年也將破例打開大門。此前,東城區示范中學在這方面已走在了全市前列,去年,北京55中接收大派位學生比例已達到80%。 至于示范中學招收片內就近入學學生的比例,我們會進行嚴格測算,然后科學、合理地劃片,盡可能做到公正、公平。西城教委副主任李燕玲表示。 推優比例大致與去年相同 為保持穩定,各區縣小升初推優比例大致與去年相同。東城區約為15%,小升初招生中,先進行推優錄取,再進行特長生錄取,最后分片進行電腦大派位,學生可以填寫6至7個派位志愿,全區將劃分為4至5個片,并確保每片內享有均等的優質資源。 西城區約為30%,在錄取順序上,西城區表示,將分為四個步驟:先招特長生,之后進行推優派位,再招收共建生,最后進行大派位,學生可以填寫7個志愿校。 海淀區約為13%。與其它區縣不同的是,東城制定的15%的推優比例是指每個學校升學人數的15%,而不是全區升學人數的15%,這樣做是讓每所學校都有均等的機會。 小升初政策早于往年發布 去年5月8日,市教委才發布小學入學和小升初的相關政策,今年相關政策的發布時間一定會早于往年。 小升初大家都很關注,今年早些發布,也讓區縣、學校、家長和學生早點放心。市教委有關負責人表示。 今年小升初政策將保持穩定,雖然政策發布時間提前,但政策具體操作時間不會提前。去年,各區縣教委受理回戶口所在區縣和到家庭實際居住地所在區縣初中跨區小升初的時間在5月10日至11日,文體特長生測試在5月23日左右,公辦小學入學登記則在6月13日左右,7月之后,各中小學才會發出新生入學通知書。 相關反饋 家長質疑名校接收比例 真的?是真的嗎?昨天,當記者將名校也將接收大派位學生的消息告知幾位小升初家長時,他們的反應驚人地一致,繼而,大家又提出了更為現實的問題:名校招收大派位學生的比例究竟能有多少?又會通過何種形式招收呢? 對此,海淀區招生辦有關人士稱,盡管區里已召開過兩次小升初協調會,但由于全市的大政策尚未正式出臺,名校招收大派位學生的具體辦法暫時也無法確定。有業內人士猜測,這些學校會以派位班的形式接收大派位學生。如果真是這樣執行,原本想推動教育公平的初衷恐怕又會蒙上一層陰影,畢竟,學生一進校門就被分成三六九等,那滋味兒不好受。 占坑班已全部取消 目前,全市68所示范校的內辦培訓班已全部叫停,今后如有越線,將被取消示范高中稱號。 往年,學校招收捐資助學生,所繳捐資助學款上繳區縣后,部分區縣還會按一定比例返還學校部分款項。今年,這種現象將被禁止。從今年起,學校捐資助學款必須上繳同級財政賬戶,由本區縣統一用于教育事業發展。市教委有關負責人表示,以往捐資助學款按比例返還各校,有鼓勵擇校之嫌,現在統一集中使用,不返還相關學校,將有效抑制學校擇生、收費。 此外,今年小升初,面向全市招生的體制改革校將消失,9月開學時,所有體制改革試點校將退出歷史舞臺。據透露,體制改革校轉成公辦的超過九成,轉回公辦后,學生可享受免費義務教育。真正轉成民辦的只有八中怡海分校、景山學校分部等三四所學校,它們將按照辦學成本收費。 相關政策 年內整頓超規模辦學 去年,市教育督導室對全市1638所義務教育階段的小學和初中進行了共計27項指標的督導監測,監測顯示,全市有近10%的學校超規模辦學,導致這些學校生均教育資源偏少、專用教室配置不能滿足教學需要。 市教委今年仍會對超規模辦學的學校進行整頓,明確要求各學校需嚴格按照40人班額標準制定計劃,有條件的要開展小班化教學實驗,學校不得自行組織超計劃招生和超班額教學。本市還將繼續通過電子學籍嚴格限制無序跨區、跨片流動,學校共建生招生計劃不得超過去年,而且特長生、推優、電腦派位等各種形式的招生計劃、錄取名單都必須公示,接受社會監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