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煞驚全球減燈才有救

補習 上門補習 補習介紹




<br /> 光煞驚全球減燈才有救<br />

補習
光煞驚全球減燈才有救

http://www.hktutorcity.com/補習

補習介紹
香港大學進行數據量冠絕全球的夜空光度研究發現,本港光污染最嚴重的地方是尖沙咀,天空的光度比大自然的夜空超標1,200倍,令香港成為全球光污染最嚴重地方之一。港大形容數字驚人,認為會嚴重影響生態和動物作息時間,呼籲巿民要自律,避免濫用戶外燈光。
香港大學物理學系自行研發的「香港夜空光度監測網絡」,自2010年5月起測量各區光污染情況,18個監測站共收集超過五百萬個夜空光度數據,數據量冠絕全球。

調查發現,由於尖沙咀區充斥大量燈光廣告招牌,和向天空照射的泛光燈,位於該區的香港太空館,在本港晚上8時半至11時的夜空光度,較國際間認同的黑暗夜空光度,即是完全沒有人為燈光超出1,200倍。

研究團隊又發現,當公共設施和商業照明入夜後陸續關上時,夜空光度亦逐步遞減。例如香港太空館的監測站,在晚上11時、凌晨零時和凌晨1時,都錄得大幅度的夜空光度下跌。由此證明,人為室外燈光是光污染的元兇。

雖然政府於去年初發出指引,包括要求安置戶外的燈於深夜時段關掉,但只屬自願性質。研究結果為政府日後修訂管制使用戶外燈光裝置時作參考。

除咗用法例管制外,更重要係市民要自律,避免濫用戶外燈光,以減低對環境嘅破壞。(港大物理學系研究主任潘振聲)
香港大學物理學系研究主任潘振聲博士表示,「除咗用法例管制外,更重要係市民要自律,避免濫用戶外燈光,以減低對環境嘅破壞。」
至於光度第二位高的地點是在九龍京士柏,超標達660倍,緊隨其後的是黃大仙,超標440倍。即使在郊區,光污染的情況仍然嚴重,例如大埔的光度超標達100倍。
潘博士認為數據反映情況嚴重:「唔單止維港兩岸,甚至係本港一啲郊區地方,都較一啲歐洲城市嘅市中心仲要光。」一般人認為奪目的銅鑼灣、中環及旺角,由於找不到地方擺放儀器,未能設置監察站。不過,港大相信這些地區的光污染情況,與尖沙咀相若。
環保團體世界自然基金會將於本月23日晚上8時半,發起「地球一小時」活動,透過呼籲市民將不必要的燈光關掉1小時,推廣可持續發展的低碳生活意識。
港大當晚也會在尖沙咀星光大道,主辦「光污染研究科學巡禮」,屆時巿民有機會以簡單儀器親自量度,及以手機查看光污染情況。

黃錦星籲反思東方之珠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出席活動時回應港大調查,他期望未來數月內能夠定出減低光污染的新方向,「以前五光十色嘅東方之珠,代表繁榮,但時移世易,我哋係唔係應該有啲新睇法,好似燈光到咗某個時間熄咗佢。」黃錦星認為,藉此可以減少光污染對附近環境的滋擾外,也可以節省電費的開支。
當被問及會否立法規管光污染,黃錦星沒有正面回應,「相信大方向係由依家嘅自願措施,加大力度去一個規範性做法。」他又指出,政府的戶外燈光專責小組現正檢討如何規管光污染,當完成最後檢討工作後,將會與市民討論。

觀星聖地被蠶食
市區12個監測站的平均夜空光度,高於6個郊區監測站近10倍。其中第二高光污染的九龍京士柏,與觀星熱點西貢天文公園更相差33倍。雖然後者是18個監測站中最黑暗的一個,但該處晚上11時前的夜空光度,仍然比國際標準超標20倍。
其他觀星熱點如屯門龍鼓灘和天水圍濕地公園,更是超標130倍。潘振聲博士感慨說:「呢啲數據話畀我哋聽,香港碩果僅存嘅觀星聖地,不斷地被光污染蠶食。」

環團倡立法規管
長春社公共事務經理李少文認為,自願性措施無效,應該立法規管光污染,當局可以附屬法例去規管,如禁止廣告燈射向天上,或規定不同場所的燈光不可超過某個標準。他指不立法規管,商戶的廣告牌會鬥光;但有規管後,商戶只可去到上限規定的光度。當人長期在強烈燈光下生活,李少文指會令人的心理壓力很大,長時間得不到休息亦會影響健康。

上門補習 | 上門補習

補習 上門補習 補習介紹

本篇發表於 Uncategorized 並標籤為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