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一自行分配學位報名結束,今年因教育局推行減派,全港派少約600多個英中學額,受歡迎英中如葵青區中華傳道會安柱中學,15人爭一學額,較去年競爭更烈,傳統名校皇仁書院14人爭一學額。沙田及屯門校長指,家長留意到部份地區英中多、學生少的「着數」,紛紛跨區報讀,增加入英中機會。
記者:彭美芳
教育局和中學達成共識,今年9月中一學額,全港減少約2,000個,其中三成為英中學額。
葵青安柱15人爭1位
葵青區中華傳道會安柱中學新學年只提供41個自行分配學位,較去年減少兩個,吸引631名家長報名,較去年升15%,平均15人爭一學額。傳統受歡迎英中名校如皇仁書院及荃灣官中,未減學額,報名人數和去年相若,平均14及11人爭一學額。
中一學童人數較少地區如沙田、屯門等,吸引家長跨區搶入英中。沙田區今年升中人數激減逾600人,沙田蘇浙公學卻開「紅盤」,報名人數微增2%至411人。校長陳漢齡指,來自荃灣的學生明顯上升,「荃灣人口唔跌,但只得三間英中,變相輸出學生」。
上水鄧顯紀念中學校長劉志遠指,近年區內校長建議成績較次學生,跨區到學童較少的大埔和沙田區報讀,獲英中取錄機會較大。升中生下跌重災區屯門,今年將減少約300人。馬錦明慈善基金馬可賓紀念中學校長蘇振威指該校也有收到元朗、天水圍和荃灣的學生報讀,相信他們估算獲屯門英中取錄機會較高,而報名人數較去年減少9%。
家長為子女選校仍十分困擾,兒子讀軒尼詩道官立小學的張太昨到皇仁書院報名,她兩年前已着手計劃如何升讀皇仁,她斥教局每年改變教育政策令家長難以適應。另一家長林太從子女幼稚園時開始栽培,月花約6,000元於課外活動,又投資教育基金,讓子女早日到海外升學,「香港讀書太辛苦,小朋友要催谷,家長又要push(推動)佢哋,大家都辛苦。」
部份英中學額競爭人數
中華傳道會安柱中學︰15人
皇仁書院︰14人
港島民生書院︰12人
宣基中學︰12人
荃灣官立中學︰11人
馬錦明慈善基金馬可賓紀念中學︰11人
沙田蘇浙公學︰10人
張祝珊英文中學︰9人
道教聯合會鄧顯紀念中學︰8人
資料來源:上述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