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局長與傳媒談話全文

補習 上門補習 補習介紹

教育局局長與傳媒談話全文

補習-教育局局長與傳媒談話全文

http://www.hktutorcity.com-上門補習

補習

以下為教育局局長孫明揚今日(十二月十三日)下午就「學與教資源檢討工作小組」報告書與傳媒的談話內容(中文部分):

教育局局長:教育局在今年六月成立「學與教資源檢討工作小組」,他們的工作範圍是探討課本與教材分拆所引伸的問題。經過六個月的商討,他們上星期已向我呈交報告,我亦已全部接納小組的建議。我在此首先感謝小組成員過去六個月所作的努力,接我會簡單介紹報告書的內容。

  現時出版商仍然將大部分課本和教材綑綁出售,導致課本格價高企不下,亦令成本轉嫁給家長。工作小組認為,如要解決這問題,必須開放課本市場,鼓勵多元發展,為學界提供優質而物有所值的資源。

  小組指出,傳統印刷課本並非唯一的學習資源;踏入數碼化年代,運用電子資源已成為教育大趨勢,我們知道有不少國家如南韓、泰國和美國加州等,都採用電子教科書。

  小組認為現時本港學校的資訊科技基礎發展已相當完善,電子學習在學界亦日趨普遍;加上近期政府推出「上網學習支援計劃」,協助低收入家庭購置電腦及提供上網服務,令學生都有均等機會進行電子學習。

  小組認為,電子學習資源能夠突破傳統教科書的限制,如在內容方面,電子教科書可更具彈性及與時並進,可以促進師生互動,以及更能妥善照顧學生的學習差異,提升教學效能。

  基於以上種種有利條件,小組建議電子學習資源應由以往「輔助」的角色,慢慢發展成完整、並可獨立作教學用途的「電子教科書」,這可為市場提供另一種選擇。為協助學校適應和過渡這種新的教學模式,小組建議電子課本日後應設有列印功能,讓教師可按需要印製課本內容。

  「電子課本」除可令學習模式更互動和多元化外,亦可提高製作的靈活性,減低編製、印刷、存倉及物流等成本,同時可以按照個別單元出售,令課本價格合理化,讓消費者可因應各別需求而購買。

  我首先要強調,教育局不會強制學校一定要使用「電子教科書」,我們並沒有一個時間表。小組建議應按教師和學生的能力,以及學校的準備程度,校本推行電子教科書,並為有意採用的學校提供適當的支援和配套。學校自己要準備妥當,而在硬件方面,我們知道有些學校的硬件一定要提升,在這方面我們會有支援和配套。

  市民關注到傳統印刷課本市場是否出現扭曲及壟斷情況,因此小組建議政府在開拓電子課本市場時,需要引入良性競爭,同時希望政府能扮演更積極角色,提供誘因和幫助,協助不同類型的機構加入市場,讓電子課本可在自由市場健康發展,為市民和學界提供優質和價錢合理的產品。

  教育局會根據小組以上的建議,擬訂有關機制和措施,推動電子課本發展。有關的詳情,我們希望在明年首季公布。

  這是小組第一項主要工作。小組另一項工作,是檢視現行印刷課本的評審機制。小組認為評審機制運作近40年,一直為課本質素做好把關工作,而學校亦樂於參考「適用書目表」挑選課本,故小組建議繼續保留評審機制,但希望我們同時加以優化及配合市場需要。

  為協助消費者衡量課本和教材是否物有所值,小組認為應進一步提高現時「適用書目表」的資訊透明度,建議加入課本價錢的比較和變動,例如提供不同年份的價格變化及頁數等資料。另外,小組建議在「適用書目表」加入課本評語,列出課本送審時,在主要評審準則中獲得較佳評級的項目,讓消費者更容易掌握課本的強項。

  除了書評外,小組建議在現行課本評審準則加入新項目,例如課本是否可以獨立使用、設計是否方便循環再用等,以切合社會的期望。

  為減低出版商的風險及降低進入市場的門檻,小組建議繼續現時一年四次課本送審的安排,另容許出版商在合適的科目「逐個年級送審」,而非一次過將一整個學習階段(即三個年級)送審。

  此外,小組建議在審書方面採用新的「雙盲設計」,意思指非教育局的外部評審員,將來評審課本時,將不會知道所評審課本的出版商和作者資料,我們不會披露有關資料,主要是希望加強評審的客觀性和公平性。

  以上的評審建議,我們會在下一個課本送審階段(明年一月),以及下一個學年教師選書時(即明年五/六月)落實執行。

記者:局長早前說過不排除教科書招標,工作小組有否研究過相關議題?這個計劃是否已胎死腹中?剛才提及的措施似乎都是旁敲側擊,只是製造空間讓出版商減價,政府在這方面是否沒有措施?

教育局局長:不是這樣的,我們清楚我們的目標,但如何達致我們的目標,是有很多不同的方式。所謂招標,我們那時要表達的信息,是要吸引多些機構來參加這個市場。現時我們建議將傳統市場變為電子課本市場,我們希望經過這個步驟能打破壟斷,加入良性競爭,從而達到我們要求的價錢合理化。我們都知道在傳統印刷課本的市場,大型書商無論在人力或物力都佔有很大優勢,基於自由市場的原則,很難引入競爭,故此小組希望利用這個機會,引進新的電子學習資源,開拓一個新的市場,希望政府能利用誘因,幫助小書商和其他有志的機構進入這行列,從而加強競爭,我們會有計劃保證電子課本的質素和他們經營的手法。我們要看看他們的價錢是否合理,以及他們有否把不同的內容分拆出售。我們有這些合理的監察機制,從而保障消費者的利益,最終我們希望引進良性競爭,令市場更開放。

記者:你們提過如果不全面分拆的話,一定會即時招標,究竟現時是否已放棄即時招標,因書商已表明明年不會全面分拆。第二個問題是電子課本,你最想在哪個階段推行?小學、初中、或是高中?你估計哪些科目是可行的,可以最先推行?

教育局局長:其實大家都知道,電子課本不是新增的事物,現時有很多學校都有利用電子教學資源,不過這些電子教學資源不是完整的按課本方式安排,而是為教師提供輔助資料。但我們現時所指的電子課本,是進一步根據課程發展的需要,像普通課本般,可以容許老師在課堂上作教學之用,所以在這方面,我們覺得條件已經成熟。剛才你問及在哪個年級及哪個科目可以發展,其實各個年級、各個科目都可以發展,大家不要以為電子教科書將來和現時傳統教科書完全不同,其實大家的內容都一樣,不過電子教科書當然相比傳統的印刷教科書有它的優點,第一,剛才也有提及,就是它們能夠降低成本;第二,比較靈活,能即時改版;第三,也許大家都知道,電子教科書可以回饋教師,例如學生做功課的情況,可以減輕教師評核學生表現的工作,又例如學生在哪方面需要特別講解,電子教科書都能夠提供額外的資料。還有我們要明白,我們已進入新高中學制,有很多科目會一直讀至高中,所以學習差異在一班學生中會比較明顯,如果使用傳統教科書,老師在照顧他們不同能力這方面會比較辛苦,但在電子教科書方面,大家都玩過那些電子遊戲,有分不同的層次,如果有需要時,在完成比較淺的層次後,可以做些較深的層次,這樣可以加強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按照他們的需要提供資料。

記者:局長你未回答第一個問題,你的講法是如果不全面分拆便會即時招標,現時他們已回答明年不會全面分拆,即是招標究竟還存在嗎?

教育局局長:我剛才已說過,我們當時要表達的信息是一定要引入競爭,不能容許他們壟斷市場,我們知道一引入競爭,如有其他機構參與,在這方面能降低成本,我剛才說過,我們使用電子教科書是有這些元素,可以達致我們所需的目的,所以我們不是斤斤計較我們用哪種方式去做,而是我們以有效的方式,希望市場開放,容納更多人參與。

記者:你找過什麼人幫忙出版傳統教科書,是否他們均潑冷水,不幫政府手?另外,年中時你說這是給予書商的最後通牒,現在改以電子教科書,是否你也向教科書商「跪低」?

教育局局長:不可以這樣說,大家都明白我們有與書商聯絡,並不是由我們自己做一個計劃,而他們覺得不可以依從。其實大家都知道,我剛才亦提過,電子教材已有一個市場,但過去比較分散,是電子教材而不是電子教科書,即是輔助教師如需要資料時,可讓他們在網上取得不同資料,但現時我們希望再進一步,把所有他們需要的教學資料,裝嵌成一個完整的單元。

記者:是否你要求他們出版傳統教科書而沒有人理會你?

教育局局長:不是,書商在這方面已作出準備,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個新的趨勢。

記者:但這是兩個市場,如學校及家長一直使用傳統課本,而你們又不加入中央招標,家長便要捱貴書。為何不使用中央招標?是否不能與書商達成共識?另外局方由零八年開始與書商討論教材分拆,到現時仍然不能達成共識,如果明年書商仍然不分拆,教育局還可以做些什麼?

教育局局長:可能我剛才表達得不清楚,我說我們主要是引入新的競爭,希望用電子教科書這類資源引進競爭,容納更多新的競爭者,在這方面政府會提供誘因及幫助,讓小書商及有志參與這個市場的人士,得以在市場佔一部分。

記者:書商現時的書下學期是否可以分拆,有些學校依然會使用這些書。

教育局局長:大家都知道出版商已答應分拆,不過分拆的時間較慢,我們現時要求他們加快時間,他們並沒有說不分拆,他們的時間表是慢的。由現時至明年六月還有幾個月時間,我們會把握時間與書商繼續商討,讓我們在轉接的時間,解決你剛才提出的問題。我一定保證屆時學校如有需要,教師一定有教科書及其他教學資源可以使用。

記者:現時電子教科書市場並沒有規管,當局有否考慮一個規管機制,將來的電子教科書是否需要加入適用書目表?

教育局局長:這是肯定的,剛才我亦表示過,小組曾向我們建議一定要做好把關的準備,因為我們的適用書目表已使用了四十年,學校亦樂於參照適用書目表,讓他們有質素保證,將來若我們做電子教科書的版本,當然現時那套送審的機制會有些改變,但我可以在這裡向各位透露,當我們作出改變時,會有一套完整的送審機制來評審電子教科書。

Tag:
補習 |
補習介紹 |
上門補習 |
補習 |
上門補習 |
補習介紹 |

補習 上門補習 補習介紹

本篇發表於 Uncategorized 並標籤為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