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局擬延校外評核周期
補習-教局擬延校外評核周期 |
http://www.hktutorcity.com-上門補習
|
|
補習
現時小學教師須面對教育改革、質素保證視學等,工作壓力甚重,教育局常任秘書長謝凌潔貞昨向學界透露,教育局擬適度調節校外評核的周期,容許在校外評核中評分較高的學校,日後可延長進行校外評核的周期。謝太續指,當局正研究讓推行小班教學的小學,自行決定是否減少課節。學界普遍表示歡迎,認為有助減輕教師壓力。 津貼小學議會昨早舉行周年大會,邀請謝凌潔貞擔任主禮嘉賓。謝太致辭時透露,教育局正構思調節學校外評周期的方案,「外評為教師帶來很多文書工作及壓力,如果大家(小學)拿到三、四分(屬於高分數),就可以做得疏一點,讓教師專注在其(教學)專業上」。 教育局期後補充,調節外評機 制最快在二○一四學年、小學完成第二個外評周期後推行,冀更具彈性地針對個別學校的發展階段及需要,屆時教育局可能就不同學校表現範疇或學與教,進行重點視學,詳情有待與中小學界磋商。 另外,謝太表示,教育局擬容許推行小班教學的小學,自行調整教師的課節安排,「我們聽到部分老師反映,小班(教學)後負擔很重,一周要教多達二十五個課節,在建議下,將來或可減至二十個課節。」她指出,小學只要得到校內教師同意,便可通過重新安排各個學習組別的人數,減少教師的課節,教育局不會因而減少學校的資源或人手,但暫未有落實時間表。 津貼小學議會主席張勇邦指出,學界過往一直向教育局反映,應延長外評周期,教育局的新建議正好回應學界訴求,值得欣喜。不過,他指出,「政府應減少外評工作,多協助學校改進教與學,提升課程規劃,協助小學『強身健體』,才是更理想的做法」。 對於教育局建議小學自決是否減少教師課節,香港資助小學校長會主席梁兆棠認為有助減輕教師壓力,但幫助不大,「在新建議下,中、英文等語文科目仍須以小班教學,照顧學習差異,結果只有體育、視藝及音樂等科目可大班教學,省不到多少人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