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設站實時監測空氣質量
補習-科大設站實時監測空氣質量 |
|
補習
香港科技大學獲1700萬元資助,成立首個空氣質量研究超級站,實時監測空氣各種氣體及污染物,並已展開為期3年半的研究,收集可吸入懸浮粒子的實時數據,分析其特性及源頭。本港空氣質素指標自1987年實施以來從未更新,特首昨承諾今年內公布更新指標的方案。 環保局長邱騰華昨早回應何時更新空氣質指標時表示,改善空氣質素更重要,他指從能源及運輸等方面下工夫已有進展,除了本港努力外,亦需要與珠三角區域合作。 分析懸浮粒子成分 科大環境學部主任陳澤強教授指出,空氣中的二次污染物,包括可吸入懸浮粒子及臭氧,影響空氣質素及能見度,但現時分析可吸入懸浮粒子方法主要依賴濾紙,隔數小時或以上收集數據再分析,數據及時間性均有局限,而且容易錯過當中變化。陳澤強指超級站的先進儀器,可實時及連續監測可吸入懸浮粒子等,除了監測濃度外,亦可知分析可吸入懸浮粒子化學成分、大小變化,「之前採樣紙一日得一個化學成分數據,現在可以快至兩分鐘便有一組數據」。 陳澤強指超級站位於科大旁邊,大部分時間處於本港的上風方位,有利研究本底空氣質素及進入香港空氣污染物。科大環境學部副教授劉啟漢認為,政府應早日更新空氣質素指標,超級站分析的數據,可讓本地及區域制定更有效減排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