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習-女生年閱上千本書走出自閉 從閱讀改善表達能力 |
|
據台灣《中國時報》報道,台中市立惠文高中特殊生張聖雅,一年借閱圖書館一千多本,最高一天讀十本,榮獲校方表揚「百閱榜眼」。雖然是自閉症學生,卻有如「雨人」的驚人記憶力,投籃幾乎百發百中,她從閱讀學習改善情緒和表達能力,學校藏書兩萬多本,圖書館就是她的快樂天堂。 小孩子常沉迷於計算機,除教科書外,很少閱讀課外讀物,但對張聖雅來說,沉浸在書香樂趣,為她打開天馬行空的世界。雖然是自閉症英數理能力較差,但有次媽媽要畫飛機造型,正在想如何描述,她已從書架找到曾畫有飛機的書,快速翻到頁次。 「孔子在那裡?我可以見到美人魚嗎?」媽媽林素秋說,張聖雅思考邏輯和一般孩子不一樣,有時提出的問題不知怎麼回答,女兒從小就不愛哭,她以為是「大隻雞慢啼」。 直到兩歲時,發覺講話都是單字而且不會表達,到醫院監定為自閉症,聽到這個消息,她和在中學當體育老師的先生沒有調適期,自己的寶貝任何遭遇都無條件接受。 爸爸張晃嘉帶女兒打籃球,因為身體平衡感問題,運球時用雙手不會單手,無法傳球,但奇特的是,在籃下投籃時,十球有八、九球全部進籃框,天生專注和敏感度,成為神射手。 「我以後想當寵物美容師」,張聖雅就讀一般班級,但英數等課程就到橘子班(資源班)上課,和同學互動雖不多話,卻逐漸找到自信。 整天泡在圖書館,她的生活興趣「不是在圖書館,就是在往圖書館的路上」,而且不只學校圖書館,連住家附近南屯圖書館、文化中心都是她借書的地方,台中市的圖書館暑假時可增加到一人借六本書,父母和她的借書證同時可借十八本,她像蠶食一樣餵飽精神食糧。 張聖雅假日時最喜歡去書店,可以一坐就是一個半天,愛閱讀故事性強的書,科幻、神話、怪譚、傳記、童話、宗教故事、漫畫史台灣史,現在則專注讀「看見生命的男孩」、「小故事大道理」和「我們都忘了,放下也是一種選擇」勵志故事書,媽媽看著女兒說,或許當圖書館管理員,能讓她日子過得更快樂。(中新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