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習-「蟻族」大學生竊案頻發法官稱自身定位不准致犯罪 |
|
「蟻族」犯罪的四大特點 犯罪主體年輕化 作案地點就近化
涉案者多為初犯 對刑罰認識不清 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檢察院自2010年7月至今已連續辦理了多起「蟻族」大學生盜竊案件。到底是何種原因,讓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們淪為竊賊? 朝陽檢察院公訴三處的檢察官告訴記者,從已經發生的多起案件分析,「蟻族」大學生盜竊犯罪具有犯罪主體的年輕化、作案地點就近化,涉案人員多為初次犯罪,以及對刑罰認識不清等特點。這些大學生大都只有20多歲,畢業後為了留在北京尋求機遇,往往選擇租房居住,而房租就成了他們生活中的最大負擔。當經濟窘迫,真的要面臨露宿街頭的命運時,部分「蟻族」大學生們就選擇了鋌而走險。 檢察官分析說,由於大學生心理上的特殊性,他們並不願意在公共場所進行盜竊,所以往往選擇周邊的鄰居下手,趁人不備,入室盜竊財物。從已有的案件來看,這些大學生們大多都是初次犯罪,都有著基本的法律意識觀和明確的是非觀,只不過心存僥倖。也正因為如此,當被抓獲後,許多大學生都能認真交代自己的罪行。 在談到這些「蟻族」大學生淪為盜竊犯的深層次原因時,檢察官說:「對自己缺乏準確的定位,成為他們走上犯罪道路的主要原因。」 在已經發生的案件中,許多實施盜竊的大學生希望通過上大學改變自己的命運,可畢業後卻面臨著失業的殘酷現實,又不願再向家裡伸手要錢。甚至還有些來自貧困地區的大學生,由於拖欠學校的學費而拿不到畢業證。 此外,在對待工作的問題上,這些大學生們也沒能對自己進行一個準確的定位,從而造就了許多人畢業後反覆失業,甚至一直無業的狀態。記者 李松 黃潔 通訊員張珂 (法制日報 李松 黃潔 張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