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習城,是你的最佳選擇

HKTutorCity
香港補習城是上門補習介紹中心,提供私人補習導師的補習中介網站
本上門補習網會為家長作出專業導師介紹,不論小學補習、中學補習、DSE補習、中英文補習,
導師網皆為家長提供優質導師中介服務。

HKTutorCity





















時事新聞

補習 - -font color=black-“巖畫之父”--陳兆復教授--font-_900


<font color=black>“巖畫之父”--陳兆復教授</font>


“巖畫之父”--陳兆復教授 - 補習

http://www.hktutorcity.com

  陳兆復,男,1933年出生于浙江省瑞安縣。中央民族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巖畫委員會執行委員,中國巖畫研究中心名譽主任,中國美術家學會會員,享受政府特殊貢獻津貼。1993年在中央民族大學創建中國巖畫研究中心,任巖畫研究中心第一任主任。2000年以后創建“陳兆復巖畫網”,該網站代表中國巖畫研究中心的網頁,正式進入國際巖畫組織工作網站。著有《中國少數民族藝術辭典》、《中國巖畫發現史》、《原始藝術史》、《中國少數民族美術史》以及外文著作《中國史前的巖畫》、《中國巖畫考察記》、《巖畫研究手冊》等。

  巖畫之緣,從繪畫到巖畫的轉身

  1933年,浙江瑞安錦湖里迎來了一個小生命,這個孩子的父親陳謐用《易經》中“由剝而復”之意,為其取名兆復。可能是一直接受國學家教的關系,小時候他放學回家總是埋頭作畫,這為1950年他考入中國美術學院華東分院打下了基礎。1959年美院畢業后,陳兆復被分配到中央民族學院藝術系美術專業任教,從事少數民族美術教育事業。研究少數民族美術史需要他接觸文物考古、民族畫報、地方文藝刊物等,他就是這樣從書本上“接觸”到巖畫作品的。“那時,我是從美術角度介入的,覺得它純樸、遠古、生動,給人很強的震撼,比我們在一般的畫室、展廳里看到的畫類更令人震撼。這些畫在或刻在巖石上的圖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種藝術,屬于史前文化,是早期的人類自我表述的創造性形式,它是一部記錄在巖石上的人類歷史。”

  就這樣,陳兆復開始了從繪畫教學到巖畫關注的悄然轉變。“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它們都好像是畫,但兩者的差別很大,導致我的轉變有很大的難度。”陳兆復說的難度顯然來自當時的中國巖畫研究處于一片空白這樣的事實。同時,巖畫作為一個新鮮事物出現在他的研究視野中時,需要從考古、民族、宗教、美術等多學科進入。當時發現的中國巖畫資料大多集中在北方的草原、戈壁、荒野中,而陳兆復出生在江南水鄉,在杭州讀書7年后,就進入中央民族學院任教,猛地接觸到這些“鄉野味”的東西,他又怎么適應呢?他想到了美術創作中的田野寫生,便以寫生的方式開始走進一些北方民族地區。“那是上世紀60年代前期,我去的一些地方的民族特點濃厚,文化遺存保護得也很好,能看到保存完整的巖畫作品。”隨后的歲月里,他開始了自己的巖畫研究,從1979年在《民族學研究》上發表《中國少數民族巖畫》開始,他的巖畫研究論文逐漸出現在一些國家級刊物上。

  巖畫之旅,“抗議信”后的兩萬里路云和月

  198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立了國際巖畫委員會。然而,當時國際范圍內的巖畫研究中,有關中國的巖畫卻是一片空白。1984年的一天,陳兆復的妻子邢璉在圖書館翻閱資料,突然發現美國《考古學》雜志上發表了一篇時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顧問、國際巖畫委員會主席阿納蒂撰寫的關于世界巖畫研究的文章,并附著一幅世界巖畫分布圖。在這幅圖上,中國是個巖畫盲區。這一年,國際巖畫委員會寫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一份有關世界巖畫研究的報告里,對中國的巖畫情況也只字未提。

  這一事實刺激了陳兆復,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傷害民族自尊心的問題,更是一個學者對一門新興學科尊嚴的維護。他在“一種心受傷的”狀態下當即給阿納蒂寫信。回憶起當年的情景,陳先生依然記憶猶新:“1982年我前往意大利專門進修巖畫學方面的知識,認識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官員,通過這些官員了解到阿納蒂的地址。當時我50多歲了,上學時學的是俄語,英語沒接觸過,這就需要我從ABC學起。到1986年我就直接用英語寫了那封信寄給他,告訴他中國不僅有巖畫,而且分布很廣。我感到我有必要這樣做。他收到信后很快回信了,說我寫了一封充滿憤怒的信,但讓他感到欣慰,因為一個東方大國的巖畫空白遺憾要被彌補了,我們也就此開始了交往,這種充滿愉快和真誠的交往一直持續到現在。”1991年10月5日,在銀川召開的國際巖畫委員會年會暨寧夏國際巖畫會議上,專程趕來參加會議的阿納蒂在他的賀詞中這樣陳述這個事實:“1986年4月,我接到一封忿忿不平的來自中國的信,寫信人是誰?噢,他就是中央民族學院教授陳兆復先生。陳先生告訴我:事實上,最近30年來,中國巖畫地點有100多處,但這些卻很少為國際學者所知曉。”

  1985年,陳兆復和同事申請了一個科研項目,開始探訪全國的巖畫點,從內蒙古的烏蘭察布盟開始了他的第一次巖畫之旅:內蒙古、甘肅、寧夏、新疆、云南、福建……一路走來竟然是兩萬多公里,中國境內的巖畫主要分布點逐一走進了他的研究視線。這1800多個日日夜夜里,他長途跋涉,風餐露宿……這些考察在陳兆復的生命歷程中刻下了最為艱辛、最為難忘的記憶。當時,很多省份都開始研究巖畫,但沒有站在全國高度來研究,各省區之間的研究也各自為陣,國外研究的信息更是無法抵達國內。陳兆復的這次巖畫之旅就是站在全國巖畫考察高度的,這也成為后來他和國外巖畫研究接軌的一個重要條件。1993年,陳兆復在中央民族大學創建中國巖畫研究中心這一學術機構,任巖畫研究中心第一任主任,開始引領中國巖畫研究。

  巖畫之譽,走向國際的搭橋者

  中國巖畫走向海外,陳兆復完全扮演了橋梁的角色。行走萬里路考察巖畫的同時,他閱讀和研究了數百萬字的中國古、現代文獻資料,廣收博采,梳理成書。用大量的事實和數據,證明了中國和世界上其他國家一樣,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也有著非常豐富的巖畫遺產。他的《中國巖畫發現史》就糾正和澄清了國際學術界“中國沒有巖畫”的錯誤認識,填補了世界巖畫史的空白。阿納蒂教授熱情地贊揚這本書“除了對中國的歷史有著重要貢獻外,將開辟遠東史前藝術研究的新道路”。該書很快被翻譯成法文、德文、意大利文,并被推薦為研究世界巖畫的24本著作之一。從此,中國開始了對史前巖畫的系統研究,中國巖畫也成為世界巖畫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20世紀晚期,中國巖年由他發起畫學界的學者用英文寫作并在海外出書的就他一人,而他于1997年和夫人邢璉合著出版的《原始藝術史》,更是成為國內研究原始藝術的破冰之作。

  巖畫之情,對巖畫學學科的突出貢獻

  陳兆復在巖畫學這門學科的基礎建設中作出了突出的貢獻:他是最早對中國巖畫從全國角度進行整體思考與系統研究的學者;他是最早將中國巖畫推向國際,同時又最早向中國介紹國外巖畫研究的學者。1993年由他發起并創建的中國巖畫研究中心是我國第一家專門研究巖畫的學術機構,同時傳見了中國巖畫學會,積極促成了國際巖畫屆與中國巖畫學者之間的學術交流活動。他最先把巖畫學引入大學教育,中央民族大學在全國高等院校中于1995年最早招收巖畫學碩士生,2005年又招收了博士生。

  陳兆復對學術界產生的影響,主要還是因為他在巖畫研究方面的開創性成果。他非常重視巖畫研究的跨學科特征,反復強調它與考古學、文化人類學、歷史學、古文字學、民族學、民族史學以及藝術史學有著各種交叉與關聯,是一個充滿了原始想象力、創造力和無窮的藝術魅力,擁有極其廣闊的研究空間的學科領域。

  



 
Tag: 補習 |
上門補習 |
補習介紹 |